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飞天汽车:不堵车的未来?
· 巴格达音乐会让人掉眼泪
· 我走过了两万五千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狙击手埋伏现场压阵 曲目中暗喻美国必败
巴格达音乐会让人掉眼泪
  在巴格达一个破旧的俱乐部大厅里,30多名伊拉克演奏家已经准备就绪,安静地注视着指挥,等待他示意演奏开始。他们表情肃穆庄重,但掩饰不住一丝丝的疲惫和困苦。

  伊拉克各乐团虽然在3年多来的战乱中难以为继,但伊拉克国家交响乐团还在勉力维持。不久前,该乐团在巴格达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鼓舞伊拉克人民的士气。

  音乐会大厅很破旧

  用拿破仑比喻美国

  在这场音乐会上,乐团演奏的第一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作品《1812年序曲》。乐曲描述了1812年法国拿破仑大败于莫斯科的情景,喻示着美国在伊拉克也终将失败。结束曲是该乐团指挥穆罕默德·艾明·伊扎特作曲的大提琴独奏《葬礼》,曲调舒缓低沉,犹如一首挽歌,与第一首曲子形成强烈的反差。

  音乐会在巴格达西部的一个俱乐部破旧的大厅内举行。会场门内外、走道上都站着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进入会场的每个人都要经过安检。场内还安排了几名狙击手,以防备可能出现的暴力袭击。参加这场音乐会的人达数百,其中包括外国驻伊拉克的外交官。演出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他们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心潮澎湃。终曲悲壮哀婉,似乎把人们带进了当前伊拉克动荡不安的战乱中,令听者黯然神伤,有些人不禁落下了悲伤的泪水。

  3年多来,伊拉克交响乐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团员们无奈地说:“我们可以用音乐来抚慰忧伤的心灵,减缓内心的痛苦,可我们无法阻挡教派冲突和暴力再起。”

  伊拉克乐团曾经辉煌

  跟华裔音乐家合作过

  成立于1959年的伊拉克国家交响乐团是阿拉伯地区最早的交响乐团之一。乐团团长卡里姆·瓦斯菲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据他介绍,在全盛时期,伊拉克国家交响乐团经常举办音乐会,并出国演出。

  海湾战争后,在国际社会的制裁下,乐团与国外同行的交流基本中断。萨达姆垮台后,乐团到形势相对平静的库尔德人居住区演出的次数较多,也曾到约旦和阿联酋演出过。

  2003年该乐团还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还同乐团合作演奏了一首由伊拉克民族音乐改编的交响乐。

  排练时提心吊胆

  紧闭门窗打游击

  近两年,演出越来越少,乐团入不敷出,一些团员被迫飘泊海外,自谋生路。2005年,乐团勉强演出了7场音乐会。2006年夏天,又有4名团员离团,去阿联酋和叙利亚挣钱了。留在国内的很多团员干起了家庭音乐教师或其他第二职业,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活。

  当下,乐团还剩下50多人,为了预防不测,他们得躲在封闭性极好、外面听不到声音的地下室排练。一旦被教派民兵听见,他们很可能就会冲进来进行捣乱,甚至开枪射击。

  团员们在家练琴吹号,也得万分小心,必须紧闭门窗。阿里·哈萨菲是位单簧管手,家住在萨德尔城,他就躲在四面不见阳光的房间里吹奏。他说,每天练习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宗教极端分子刁难。

  大提琴手阿里·纳思尔不仅是一位提琴手,而且还是一个面包工。他家住巴格达东南的纳西里耶城,到乐团排练,路上得花4到6个小时。由于汽油价格飞涨,一个月的车费得花去他工资的一半。更糟的是,汽车必须经过死亡的三角地带,那里有武装民兵,宗教极端分子活动猖獗。妻子劝他不要去排练了,但他对妻子说,我必须去巴格达排练,就像人要吸氧一样,生活不能没有音乐。

  据说,最早创作诗歌和音乐的人们,不是希腊人,而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在一小块四千年前的苏美尔泥石板上,记载着一首情歌。它叙述一位新娘向名叫舒辛的苏美尔王倾吐衷肠,表达内心的喜悦。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首情歌,比《旧约全书》中的《雅歌》还早几十个世纪。

  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以及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伊拉克音乐是一场大灾难。战后,人们忙着处理死者、写碑文,很多作曲家没有心思作曲。现在,伊拉克音乐艺术院校关闭,文艺团体被迫解散,剧场被炸,伊拉克音乐全面崩溃。

  (据《世界新闻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