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海洋生物年度普查
发现“新户口”
· 达磨鱿鱼
· 南极水母
· 侏罗纪虾
· 等足类甲壳生物
· “科技水晶球”折射未来50年
· 雪人蟹
· 2007科技动向
· 片脚类生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将不断取得科技进步,新加坡、韩国和巴西也将崛起……美国“地平线扫描中心”展望未来50年科技发展——
“科技水晶球”折射未来50年
  年终岁末,美国政府属下的“地平线扫描中心”根据数百名专家的观点整理出246项见解或称“扫描”,展望了从大脑特质到宇宙航行等各个领域在今后50年的发展趋势。这份“扫描”报告认为——    

  ●中国在今后20年里将不断取得科技进步;    

  ●其他新崛起的国家包括新加坡、韩国和巴西;    

  ●20世纪以北美和欧洲为终点的“人才流失”将让位给“人才流通”,进而促成最优秀的人才在全球市场上展开竞争。

  医 学

  在今后的数十年里,干细胞和核糖核酸(RNA)干预疗法等医学发展将会继续取得进步。它们将给人类带来治愈不治之症的希望,最终攻克仅仅在几年前被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然而,生物学领域的其他发展可能导致我们对大脑和躯体更带根本性的重新建构。例如,随着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把它们研制成足以植入人体内的微型模式将成为可能。根据这一设想,将芯片置入表皮下甚至大脑内,可望改善身心两方面的健康状况。神经系统的扩散,还能提高残疾人和健全人的生活质量。    

  “既然光电植入物能恢复失去的视力,那么,它们同样可用来赋予人类以窥探可见光谱以外事物的能力。”这份报告称,尽管世俗观念对这些植入物仍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但“计算机向人体内的延伸,在很大程度上也许更像是一副外骨骼。”    

  如果有哪个国家将会在穿戴计算机上引发一场革命的话,那恐怕就是韩国了。这个国家对宽带的使用更为普及,加上实施外科整形手术的比率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由此奠定了适应这一需求的医学和技术基础。

  环 境

  气候变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它最终究竟会恶化到怎样的地步,却又取决于我们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开发相应技术以缓解由此带来的后果的速度。到本世纪中叶,全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2℃~5℃,从而引起动物和植物的迁徙,造成海平面的升高,导致极端气候的形成。为了缓解这些糟糕的局面,发达国家会推出各种应对技术,但是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做起来却会更加困难。例如荷兰正在开发的那种海洋屏障,对于像孟加拉国那样的国家来说,成本就会显得偏高,“预示着城市人口大规模地撤离沿海洪泛区的混乱迁徙。”这份报告称。

  对地球上数百万种植物和动物的识别与分类过程将会继续下去。在未来的50年内,生物百科全书的最后版本甚至会划上一个句号。到目前为止,记录在案的物种为140万到180万种,但是地球上实际存在的物种可能多达1亿种。    

  科学家将为探究地球气候体系而继续开发更精密、更尖端的计算机模型,随着数据收集进一步趋于精确,天气预报的质量会更上一层楼。

  机器人

  能够像人类那样行走的机器人,将是对控制论的最大发展之一。不过,模拟用同一只手使唤锤子和钢笔的能力却会变得甚至更加困难。

  当然,没有任何理由非得让机器人保持一成不变的形态,也可将经过改造的零部件通过组装以适应面临的任务——在陆地上行走,在水中像鱼那样游弋,甚至还能飞上天空。

  在更遥远的未来,也许还会诞生如蜂群般的微型机器人,它们具有与蚂蚁运用智慧搬运食物相同的“蜂群智能”。这份报告描述道:“相对于一台复杂的仪器而言,蜂群机器人可望以更精确的方式监测地球和其他星球上偏远区域的环境。”    

  计算机的威力将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其实,这一类用途在眼下已不乏其例,像“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就能利用卫星所提供的信息,以实时方式了解汽车行驶的方位。

  太 空

  美国已宣布对重返月球的兴趣,但这次是要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有人居住的基地。矿藏开采和天文学研究,仅仅是可能开展的其中两项活动。

  到2020年,月球基地可望被用作一次极其雄心勃勃尝试的中途驿站,那就是在2030年以后将载人飞船送往火星。一项可能的使命是勘察火星上的水源,利用它来制造火星基地所必需的燃料。这份报告称,中国在载人太空探索方面仍是一个未知数,但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有望在此期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一旦抵达月球的表面,太阳能就可望得到充分的利用,以便将月球环形山中发现的水冰分解成氧和氢——火箭燃料的基本成分。如果在月球上建立起规模巨大的太阳能发电场,那么甚至还可采取微波的形式将能源发射回地球。这份报告预测:“到2050年,在持续直射的阳光中运作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场,可通过大型微波天线将能源送回地球,为地球上的所有动力需求提供足够的能源。”

  届时,月球可望成为铝、钛、镁、硅、铁和碳等原材料的来源。此外,它还储藏着丰富的同位素氦-3,即核聚变这一潜在的无污染能源所必需的成分。

  能 源

  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能源需求量将会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在过去15年里,能源消耗的年度递增率约为1.5%。在今后20年里,预期将以每年2%的比率递增。这意味着能源消耗量在35年内将翻上一倍。    

  过去,能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化石燃料提供的,地下的石油储备量足以满足进入下一个世纪以后的需求。然而,它到某个阶段就会开始枯竭,因此必须考虑替代能源的方案。风能是世界上发展最迅猛的替代能源,但是,具备从根本上改变能源供应前景潜力的只有核能和太阳能,因为这两种动力来源可望潜在地产生大量的能源。    

  通过核裂变所产生的常规核动力依然存在着争议。废物处理在很多国家仍是一个基本上尚未解决的课题。核聚变依然是无污染能源取之不竭的最大希望之一。据报告透露,“国际热核实验堆将在大约10年内提上议事日程,不过成功与否尚无把握。”尽管太阳能动力具备满足大部分能源需求的潜力,但在成本上仍有待于提高竞争力。 (据《文汇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