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从60.5万平方米到计划中的160万平方米;公司化经营内资企业从现在的10%大幅上升;年成交从占国内市场成交总量的5%到20%;交易品种从中低档转为中高档——从这组数据来看,虽然轻纺城连续13年位居全国十大专业批发市场第二位,但距离理想中的国际纺织之都,还是有一段距离。
建设国际纺织之都,既要有量的目标,又要有质的目标:量要扩大,质要提升!两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
“经营成本洼地”
能否成为量变的支点
2006年,对绍兴县东升路上不少经营户来说,是难以抉择的一年。一直经营化纤裤料的李先生,因为前两年生意滑坡,老早想改行经营女装面料,然而他迟迟没有跨出这一步。一是因为想到隔行如隔山,做生不如做熟;二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门市部——集中经营女装面料的东市场,高额的房价让李先生望而却步。是留还是离,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听说了联合市场二楼将回租拢市,到时将会以较低的房价出租,他咬咬牙:留下来试试看。而就在此前,李先生个别沉不住气的朋友已经离开了市场,回老家四川筠连,改行从事餐饮等其他经营。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轻纺城的大部分经营户都经营化纤面料,虽然近几年来化纤面料的利润每况愈下。高档时装休闲面料和家纺面料等利润较丰厚产品的经营者都是“新手”。老的经营户要改行经营其他面料,跨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
当然,如果经营户看到更大的希望,看到他们的事业能做大做强,他们也许就跨出去了。然而,越是有赚头的面料交易区,房租的成本也越高。
而要使整个市场交易的产品提升一个档次,必须有更丰富时尚的产品,除了老的经营户改变经营方向外,只能依靠“新鲜血液”——新的经营户的输入。要使经营户越来越多,经营品种越来越多——降低商务成本,迫在眉睫。
“服务环境高地”
成为质变的助推器
栽得梧桐树,始有凤凰来。今年上半年,随着联合市场的开市,轻纺城平均每天新增公司两家。柯北国际贸易区,预计今年将会有更多的国内外大型纺织品贸易公司落户。这些贸易公司不直接从事生产,但它控制了产业价值链上比生产环节更具价值的两个战略环节:新产品研发和营销研究。有人把这些贸易公司形象地比喻成“耐克”、“锐步”的雏形,其灵活的运作方式使得其产品“不断被模仿,永不被超越”,公司的名称就是他们的品牌,研发和销售的能力是这一品牌的核心技术。而大量品牌的汇聚,则构成整个轻纺城品牌。
据了解,轻纺城现有经营户近万户,大部分经营模式还是门店式的现货交易。从门店式的现货交易到贸易公司,需要大量的国际采购商。这就需要有符合国际规律的会计、审计、税务、律师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及公用技术服务平台,需要有现代的国际物流,需要为提升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开拓更多的市场服务功能,为经营户服务,为客商服务。
“良性循环空间”
让国际纺织之都呈现
经营方向的转变,贸易方式的国际化,背后有一个体制问题。今年,绍兴县政府领导多次在会议上指出:“市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市场业主与广大经营户的共同努力,但更需要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要充分调动市场业主和广大经营户的积极性,大力支持他们的发展,关心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通过政府对市场资源的配置,规范市场营业房流转秩序,对房价实行“核定制”,将从源头上降低经营者房租成本;计划在柯东建设大型的仓储配套设施,并在仓库和市场间提供统一的短驳功能,降低经营者物流成本;开拓全球纺织网贸易洽谈功能,更好地实现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纺织品技术创新平台,为经营者研发产品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必将促进市场产品的升级;通过建立现代国际物流平台,开通快速、便捷、低成本的国际物流通道,必将吸引更多的国际客商入驻轻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