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切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
· 我省举行各界人士新年茶话会
· 改革之船乘风破浪
· 感受油彩带来的震撼
· 农民“大厨”烹制农家乐大餐
· 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长兴蓄电池产业
· 《自然》公布2006年
十大科技新闻
· 学校给企业颁发“年度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污染少了 效益增了 结构优了
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长兴蓄电池产业
  本报讯 (记者 吴妙丽 谭伟东) 企业数从175家减少到50家,主要污染物铅及其化合物削减了94.1%,今年的总产值和利税却预计要比去年分别增加75%和40%以上——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不仅没有使长兴县铅酸蓄电池行业走向低迷,反而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整个行业“脱胎换骨”,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为浙江最大的蓄电池生产基地,一大批作坊式的小企业每年向天空排放16吨的铅污染物,群众意见很大,影响了长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彻底整治,毫无退路。长兴县对全县蓄电池生产企业开展了专项整治,划定了蓄电池禁止区、限制区和集中整治区。禁区内的作坊式小企业被全部注销;限制区和集中整治区内的企业,限期内整治不达标的也被关停。同时,县里还出台规定,对环保治理通过验收的企业,给予设备投资额4%的奖励;对在规定时间内自愿申请停产的企业,给予1万元至5万元的补助;对改造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档次,也给予鼓励。

  据统计,在整治中,长兴蓄电池企业共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环保、卫生治理设施,政府对注销和关停企业共发放补助资金近300万元。严格整治,疏堵结合,使长兴蓄电池行业实现了“关闭一批作坊企业、规范达标一批企业、提升一批骨干企业”的目标。当地环保局的同志告诉记者,以前到蓄电池企业去检查,有的车间铅雾弥漫,即使戴上口罩,一天下来鼻孔也还是黑的。现在,这种现象没有了。据介绍,现有的50家蓄电池生产企业,凡是容易产生铅尘、铅烟的工序岗位都安装了吸风装置,经过环保处理后达标排放,含铅废水全部实现了循环回用。最容易产生铅污染的极板制造和冶炼企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人和铅粉、铅尘的直接接触,尽可能地保障了工人的健康。

  据监测,长兴县的铅及其化合物、硫酸雾、含铅固体废物这三大主要污染物的年排放量,比整治以前分别削减了94.1%、80.5%和24%。今年6月,长兴县终于摘掉了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的“帽子”。

  更可喜的是,通过综合整治,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出来,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长兴正在酝酿打造“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发展规划上月通过了专家论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