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明年1月起,这些新规正式实施
· 人民银行调整
个人外汇管理政策
· 冬汛迎丰收
· 配额招标折射蔺草制品出口变化
· “小别”互联网 生活会怎样
· 股市2006年
完美“谢幕”
· 牛奶“生产日期”必须是灌装日期
· “禁带酒水”的行规怎能挑战法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纯贸易型企业抱“鸡肋”心态;
生产型企业则“紧追猛赶”——

配额招标折射蔺草制品出口变化
  本报讯 (记者 黄宏 通讯员 廖小清)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2007年蔺草及其制品第一次出口配额招标结果,全国共有43家企业入围,我省有28家企业入围,占企业总数的65%,共争得312.96万公斤的出口配额。从这次公布的招标结果看,我省蔺草制品出口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对于刚刚经历的“配额争夺战”,我省一些纯贸易型的蔺草出口企业表现平静。在这次招标中,宁波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得到的配额数最多,达83.6万公斤。该公司副总经理竺培国认为,去年公司蔺草制品出口超过了500万公斤,这次公司获得的配额只不过是公司前几年出口业绩的延续。

  纯贸易型蔺草出口企业之所以在招标中表现出平静的心态,不再像往年一样“血拼”,其原因在于蔺草制品出口的行业平均利润越来越薄。据业内人士介绍,与2002年相比,现在的出口价格已下跌近20%。

  据悉,我省蔺草制品基本上出口日本,近年来日本年轻人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市场需求有减无增;而国内有出口资格的蔺草出口企业却日渐增多,加上烘干草的油料价格大幅上涨,生产成本有增无减,导致蔺草加工出口生意越来越难做。

  虽然纯贸易型的出口企业抱着“鸡肋”的心态,可是一些生产型的出口企业却因为中间环节较少,成本较低,仍认为蔺草制品出口有利可图。宁波森田装饰品有限公司在这次招标中,获得了11.4万公斤的配额。公司贸易部沈小姐觉得,得到的配额还是少了些,因为今年公司出口了近60万公斤的蔺草制品。“如果不够,会向有配额的企业去购买一些的。”她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