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贺卡的变迁
· 圆梦的元旦
· 有一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 冬至,
去看我的
民工兄弟
· 两岸
书缘
· Google新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贺卡的变迁
■陈瑜
  春去春又回,贺卡几度飞。

  每年的岁末就像惦念,就像期待,一俟那载满问候和牵挂的贺卡飞落案头,心便瞬间开出了许多姹紫嫣红的花来。虽是寥寥十数字,但那或白描勾画或浓情淹渍或谐戏成趣的问候总让人心头怦然。

  上学的时候是最盼望过新年了,每当年节将至,便会去精心挑选漂亮的贺卡送给自己的好友,还要在上面花半天心思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语,在投寄出自己祝福的同时也盼望着自己能收到更多的祝福。那段时间通常也是我最忙碌骄傲的几天,因为写得几个不俗的字能吟几句歪诗,因此几乎包揽了全班同学的贺卡书写工作。蘸着阳光就着激情龙飞凤舞地替一个个的同学做着“嫁衣”,白底黑字地替人把对来年的希望和心存久远的念想与渴盼都明明白白地溶入一张张纸片上,直直地抵达每一个收阅人的内心,自己心中便也整天被喜悦和亢奋充斥着,仿佛年节的热闹与喜气只有从自己汩汩流淌的笔尖上才真正地开始了。

  每年岁末的贺卡,仿佛是人生的一张活页,代表一年的终结另一年的开端。不管生活的脚步如何匆忙,人生的道路如何坎坷,人们总希望为自己所爱所牵挂的人在时光的页脚上谱上温暖的絮语,在岁月的眉心点上一粒幸福的朱砂。缀满吉祥的贺卡开启着人们光鲜的新年,那衷心的祈愿与祝福,如一坛醇厚绵长的老酒,不多不少刚好够品咂一年。

  追溯贺卡的历史,在西方大抵是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互赠的新年礼物中附随着的“吉祥如意”的书面讯息,可以看作是贺卡的雏形。在中国,贺卡大概由古代的谒、刺、帖逐渐演变而来的。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商业印刷业的兴起,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掀起了“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的年节互寄贺卡祝福拜年狂潮。曾经看到这么一句话:“小小贺卡已是全球人的‘公使’,由于它的频频出访,地球正在变小,正在变暖。”或许正是因为负载了这么一个使命,贺卡种类日益繁多,其形式也日趋新颖别致、精美考究。你看,那传统吉祥的图案总是充满着年节的热闹和喜气,让人在冷寂的冬天忽然就有了守着红泥小火炉的温暖,那如诗如画的风景总让人的思绪浸入梨花如云柳如烟的旖旎浪漫,那水墨酣畅的禅意之作总使人在浮躁红尘中有了瞬间淡定和从容……

  小小的一纸卡片,体现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情感聚合,体现着一种无以复加的亲和力。

  就在贺卡方兴未艾之时,倏忽间大街上手机短信铃声此起彼伏起来。仿佛一夜间,那些华美考究的贺卡就被挤到了边缘。各种各样的电子贺卡,各种各样或搞笑或温馨的手机短信,成了眼下最流行的祝贺方式。儿时记忆中繁复热闹的拜年场景,现在被一个“发送键”就轻松搞定,往日里要巴巴地赶去商店邮局挑选购买的卡片,现在一封电邮显得经济又实惠。昔日金勾铁画、墨香淋漓的手书,现在几个电子符号就把你的个性和锋芒规则得整齐划一,昔日需要搜肠刮肚、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恨不得搜尽天下一切美好词汇,现在一点击,“似珠玑如锦绣”的妙语就泛滥成灾。这是个日新月异、变化无穷、追着赶着赛跑着的时代,人人在这些虚拟的光缆世界里横冲直撞,迷得晕头转向。所有的情感都成了可以预约预设的,可以 “下载”、“复制”和“转发”的。手机可以谈情说爱眉来眼去,情感可以输入软件光盘。所有的情感都省略了经营酝酿的过程,本来是心灵的流泻,心情的演绎,却只剩下手指间流转的那点温度。殊不知我们在享受科学昌明所带来的便利与福祉,感受这种祝贺方式便捷的同时,是否会感觉到人作为一个生物圈中的高等物种,已逐渐在丧失应有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生态,包括人群的接触,心灵的交流,与文化的衔接,对传统的怀恋?

  如今,当传统的年节像一件旧时的龙凤袍被现代文明漂洗后,在年复一年的翻晒中变得面目全非,在那些看似传承中物是人非,貌合神离,早已经不见了当年的光彩时,贺卡也像别在岁月上的一枚发卡,被时代更迭被潮流替换着。

  但是,不管形式和外表怎样变迁,只要这种美好的传递仍在,贺卡就是那夹在时光中的一枚书签,就是年节的一幅图腾,依然神圣地站在岁月的深处,点燃着心灵的一盏盏明灯,守候着我们绵延流淌的血脉和亲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