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浙江经贸:
“1234”谱写“和谐曲”
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根据中央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密结合浙江实际,进一步提出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这为我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实践指明了方向。根据《意见》要求,明年的经贸工作,要突出“一个主题”,把握“两个结合”,推进“三个协调发展”,练好“四个方面内功”。
一个主题:
突出科学发展
浙江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要以发展巩固和谐,以发展促进和谐。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根据中央的要求,从浙江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谋划新一轮的发展道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使我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了前列。目前,浙江的经济总量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和社会发展指数排在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全省国民经济保持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构筑了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的经贸工作,必须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这一主题,促进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浙江”提供物质基础和保证。
两个结合:
切实把握
1.推进贯彻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与实现地方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宏观调控政策出发点是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防止大起大落。从长远看,加强宏观调控和实现地方发展战略之间,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把中央精神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我省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准确理解宏观政策信号。要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为契机,腾笼换鸟,顺势而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新的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适度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不断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上取得新进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2.推进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有机结合,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好”放在“快”的前面,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重视。浙江已经取得了2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但随着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浙江也正在经历着“成长中的烦恼”。我们经贸部门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在重视发展速度的同时,高度关注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的提高,大力促进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三个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
1.推进制造业与流通业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一是坚持优化投资结构与力保投资合理增长并重,继续实施好《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2005-2007年)》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双千工程”,建立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力争2007年全省限额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700亿元,增长12%以上。二是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意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一批重点项目进行合力攻关及产业化扶持,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重点落实100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100项重点高新技术项目、100项应对技术贸易壁垒项目和实施1000项以上省级新产品。三是推进品牌培育和区域性品牌创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深化加快品牌培育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明年上半年将适时召开全省品牌企业峰会,对品牌建设进行造势推进。同时,要继续加强“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和提升,使“老字号”重放光彩。四是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管理的意见》精神,制定并实施相关配套文件,有计划地整合、改造、提升各类工业园区。
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流通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加快推进流通现代化。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制定的流通业发展政策,加快制定和实施流通领域各个专项规划,有序引导全省流通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按照公平公开、扶优扶强的原则,认真做好省级重点流通企业培育工作,切实培育出一批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化流通企业,集中政策资源对重点和示范企业进行政策扶持。三是继续推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现代会展等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研究开发、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对拍卖、典当、直销、旧货流通、特许经营等特殊行业的监督管理。四是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工程,确保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的目标。研究出台对千镇连锁超市的后续扶持政策,使千镇连锁超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五是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做好商业网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2007年除部分欠发达县(市)外,要基本完成县(市)商业网点规划,并将网点规划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商业统筹协调发展。
2.推进要素保障与节能降耗的协调发展
为缓解要素制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煤电油运、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保障工作,切实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一是在抓好需求侧管理的同时,做好供应侧管理。统筹安排省内外电力资源,继续做好有序用电工作,确保电力供应。规范地方电厂项目管理,完善农电体制改革。将电力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应对危机、保障供应向促进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和提高电力效率转变。二是加强一次能源供应保障。拓宽供货渠道,增强供给能力。依法规范煤炭经营秩序。强化成品油市场监管,保证成品油供应。三是加强重点物资运输协调。加强铁、公、水运输衔接,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网络的作用,确保重要生产生活资料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要物资的紧急调运。精心组织好春运工作。四是在工业投资项目用地上争取更多的支持,提高土地供应率与项目开工率,重点推进已下达农转用土地指标的北京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出台鼓励集约用地的政策,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建设,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内土地的集约利用。制定工业用地标准,清理闲置工业用地。五是会同财政部门进一步制订完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用足用好企业技术改造税收鼓励政策。继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建立重点项目与资金联动的长效机制和工业企业融资项目评估机制,积极争取更多的工业信贷支持,解决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作,切实提高工业循环经济的水平。一是以节能降耗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实施“十百千工程”(即实施10大节能工程、100个重大节能项目和1000家企业节能行动),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的监测和能源审计。争取全年万元GDP能耗强度下降达到预期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81立方米。二是以“4121工程”实施为抓手,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认真抓好省级清洁生产企业的试点和推广工作。2007年,全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全社会废旧物资年回收总值提高11%;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66%;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率达到50%。三是切实贯彻实施好《浙江省限制和淘汰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目录》,以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加大落后生产能力的限制和淘汰力度。2007年要确保淘汰30%以上的粘土砖瓦窑和全部水泥机立窑,并研究制定淘汰年生产能力20万吨以下水泥企业的政策和措施。
3.推进内源发展与对外开放、外向拓展的协调发展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型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内源发展与对外开放、外向拓展的互促共进,努力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高我省的综合经济实力。
一是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认真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和有关政策,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贯彻实施好《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导向目录(2005-2007年)》,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的发展。二是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在加强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作的同时,引导优势企业加强与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尤其是国内百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及国内著名科研院所或其分支机构的合资合作。积极鼓励企业在省外、境外投资创业,推动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支持吸引在外浙商回乡投资兴业。三是通过编制招商宣传手册,完善“浙江省产业对外招商项目库”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对我省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优势的宣传和推介。四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尽快形成省及市级经贸部门和行业协会联动的“一体两翼”的工作机制。提高预警监测的信息化水平,扩大预警监测范围,加强对重点进出口产品的预警监测。加强对贸易救济措施效果跟踪分析,提高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效果。五是积极把握国外技术壁垒的动态,完善技术壁垒技术攻关专项的组织和实施办法,进一步提出完善我省应对技术壁垒预警体系及2007年应对技术壁垒共同行动方案。推进企业标准化水平,引导企业规范出口秩序,努力突破国际贸易壁垒。
四个方面:
苦练内功
1.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上练好内功。突出经贸委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深入探索和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带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特别要不断提高科学分析经济形势的能力,高度关注宏观调控大背景下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预测、预警并提出快速反应对策,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
2.在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上练好内功。要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把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作为服务企业的中心环节来抓,进一步形成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和有效形式。要着力于调节好近期经济运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既要完善市场运行分析监测体系、生活必需品应急调控体系,健全医药、生猪、食糖等重要商品的储备管理,增强应对市场运行波动的能力,又要不断创新产业指导信息发布等有利于引导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要精心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计划”,扎实做好企业减负、安全生产、救灾扶贫和长广集团改制等工作。
3.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上练好内功。要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服务企业和促进发展,进一步把经济管理职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要加大经贸工作的省级立法力度,推进诚信企业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倡导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突出抓好重点专项整治的督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4.在加强队伍建设上练好内功。要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开拓型、廉政型”机关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为浙江省经贸委主任 丁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