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全省职工技能运动会闭幕
· 开发区有个环保执法中队
·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
第二十九次会议
· 我省548件提案如期办结
· 数字不容造假 虚报瞒报受罚
· 杭州成为我国服务外包基地
· 节节攀升的“民生指数”
· 加快建立更完善的海上搜救机制
· 全省服务“三农”优秀新闻栏目评选揭晓
· 杭徽高速公路昨全线通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节节攀升的“民生指数”
  大学毕业的女儿顺利地找到了工作、患尿毒症的丈夫成功地进行了肾移植……即将过去的一年,杭州特困人员沈丽君这一个个梦想,在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终于成为了现实。她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我们一家就没有今天。现在的生活虽然还很困难,但我们心中充满着希望。”

  经济发展要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2006年,我省坚持以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成果。浙江人深切感到,“民生指数”正在节节攀升。

  困难群众少了生计之愁

  “土地被征用了,今后的生活照样不用愁。”

  今年5月13日,77岁的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戈恬村被征地农民李碎弟从镇政府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两个“红本本”——“温州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手册”和“浙江省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存折”,看了一遍又一遍后,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口袋里。他和同村170多位村民一起成为温州市首批享受养老保险金的被征地农民,每月可以领到182元。

  如今,全省像李碎弟这样被纳入保障范围的被征地农民有227万人,其中参加基本社会保障的有190万人。

  解决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基本生活问题,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座”。省委、省政府因此将全民社保体系建设列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而这也成了开局之年的一大亮点。

  一年来,我省围绕提高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这一重点,在构筑完善全民社保体系过程中坚持实践“一个率先”、“两个加快”的全面部署,即加快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系上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带”。1至11月,全省地方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多达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8%。9月末的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57%,比去年末低0.15%。11月末的全省企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去年年末净增72万、80万、119万和50万人。

  待遇公平少了城乡之别

  能否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指数”。

  几百元的课本费和学杂费,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不少困难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今年以来,我省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将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更多一份关爱的同时,缩小了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推动了公共教育的协调发展,较好地保障了孩子无论家庭贫富都能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

  与“让每一个浙江适龄孩子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子女都能读上书”一样,我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统筹发展城乡卫生事业,缩小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省委提出建设“卫生强省”的战略目标,要求各地努力建立起与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顺应城乡一体化趋势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今年初,省政府再次部署实施包括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健康体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内的“农民健康工程”,仅这3项内容,全省每年投入就达17亿元,其中省级财政5.5亿元。

  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使本地人和外地人、居民和农民的幸福感都有了提升。在外做了近10年小吃生意的仙居县淡竹乡农民吴汝国,今年出人意料地回到老家,办起了接待外来游客的“农家乐”,生意还挺红火。他告诉记者:“别看我们这里经济还比较落后,但交通、看病都很方便,孩子读书的学校也不差。一到节假日,很多城里人还喜欢往这里赶,说这里空气好,羡慕着呢!”

  安居乐业少了后顾之忧

  “国乱无以安家,家乱无以安身”。安居乐业是民心所向,也是人们有无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关键所在。

  安全感首先来自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一年来,全省各地以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稳步推进农民工问题的更好解决,在“农者有其地、来者有其尊、劳者有其得、工者有其居、孤者有其养、优者有其荣、力者有其乐、外者有其归”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继2月下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后,还首次就农民工问题发布政策性文件《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作出了农民工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招农民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工作、实行居住证等规定,以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农民工全面融入城市扫清障碍。

  绍兴县港越居委会主任傅秋萍清楚地记得,以前在社区花园早锻炼时,经常能听到外地人和绍兴人“争地盘”的吵闹声,而随着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如今这样的争执已听不到了。事实上,做个幸福的“新浙江人”,也早已成了很多外来人员的心愿。根据不久前发布的《2006年中国农民工满意度报告》,有一半以上在浙江的农民工愿意留在这里长期工作生活下去,远高出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省市。

  安全感最根本的是人身安全。我省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较好地遏制了刑事发案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抓好交通、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治和药品食品安全等。1至11月,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8.7%、4.9%、11.4%。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们最怕不期而至的“天灾人祸”。如今,越来越健全的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机制让浙江老百姓更安心了。今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袭击我省,但因为有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较完善的应急预案,成功实施上百万群众大转移,把超强台风带来的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从物质到精神的全方位救灾,同样也使灾民感受到了政府“以民为本”的关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