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过节难道就等于“血拼”
· 温州对欧盟
皮鞋出口单价大升
· 本地西芹
价格平
· 今年有117个
乘用车新车型上市
· 近一成中老年奶粉营养不足
· 打造升级版的
“四省通衢”
· 深圳:个人合作建房成功拍下两栋楼
· 2010年北京公交专用道达450公里
· 海南:全国首例旅游
用海权拍卖落槌
· 我省38家企业
入选“中华老字号”
· 数百甬城市民
捧“宝”等鉴定
· 铁矿石价格谈判
最终落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过节难道就等于“血拼”
越来越物质化的节日,让人疲于奔命,更多的人开始渴望回归传统和情感

本报记者 苏晓春
  岁末年尾,各大商场早就推出各种诱人的促销方式,满就减、送券、上不封顶……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用腰包里的钞票换来大包小包。

  节日来了不免要去商场“血拼”一番,这样的场景已成了许多人的过节方式。然而,常年奔走于各大商场的消费者却不断地发出这样的感慨:过节难道就等于购物?我们怎样才能过上一个属于自己的特别的节日?

  商家主导“消费式”过节

  这些年,商家成了过节最积极的倡导者,中国的、外国的、公历的、农历的……每年能算上的任何一个节日都会成为商场促销的最好理由。在商家的竭力鼓吹呐喊下,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走进商场买这买那,于是,腿走累了,钱包瘪了,商场自然也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现在的节日变得越来越物质了,基本是商家在主导过节。”就职于省城一家媒体的沈小姐感慨,“其实这样的情况国外也不少见。”她告诉记者,全球连锁商场沃尔玛就曾于圣诞节前在一些城市的少年儿童中做了一份题为“你最想要的圣诞礼物”的问卷调查,然后以商场的名义把礼物清单分别寄到每个孩子家中。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这些家长只好拿着清单去该商场采购。

  消费者内心很矛盾

  今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武林广场的银泰百货、杭州大厦等商场,到处是黑压压的人群和攒动的人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

  家住东新园小区的王小姐正拖着先生在二楼服饰柜台转悠。提起过节,她说:“过节嘛,总要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血拼’是最简单的方式。”然而她先生却并不认同:“如果过节就是买东西,那也太枯燥了。如果不是为了陪老婆,我宁愿呆在家里听听音乐上上网,那样更放松。”

  就职于一家门户网站的张小姐说,每年过节她都免不了要‘血拼’一番,因为商场的广告实在太诱人了。“如果不‘血拼’,你能干吗?吃大餐?看电影?照样不是被商家赚钱?”张小姐的这番意见也反映了许多人的心声。记者随后登录杭州本地BBS——19楼论坛上,看到怎样过节成了这几天最热的帖子,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购物和吃饭。

  “这样过节,太没创意了。”不少网友提出了疑问。

  “可是不这样过节,又能干什么?”更多的网友发出了无奈地感慨。

  节日渴望回归传统和情感

  采访中,不少人都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节日都在炒作中失去了自身的内涵。

  沈小姐说,“过节说到底其实是一个让亲人和朋友团聚的最好理由,而不应变成商家炒作的工具。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珍惜自己的传统节日,而不是在洋节里扎堆。”她告诉记者,前不久她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了一场“江南古琴名家演奏会”,感受到了最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开心。

  怎样还节日一个本来面目?“我们不能一味停留在吃喝玩乐上,更应把目光投向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杭州新宇之星宾馆工作的陈先生说,“像我们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都是很好的过节方式。我们在吸纳国外节日的同时,更应把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予以推广。”

  (本报杭州12月24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