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8天的多媒体联动,社区医院成了社会的一个聚焦点。今天下午,三报一台一网站又联合邀请省卫生厅副厅长、社区医生和居民面对面,就如何当好民众健康的“守门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今天的报网互动在线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现场点击达5万多人次,跟帖1000多条。许多网友还提出了一个个尖锐的问题。而身在一线的社区医生现身说法,让网友知道了社区医生的甘苦。
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技术水平——
做健康的维护人
在网络直播现场,嘉宾和网友针对社区医院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纷纷提问,而嘉宾现场见招拆招,为社区医院当好民众健康的“守门员”出谋划策。
家住杭州金秋花园社区的高似彩大伯是社区医院的常客,他说,这次报道之后,相信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会变得更好,不过,在享受社区医院看病方便的同时,他觉得挂盐水的地方太拥挤了,夏天很不舒服。“社区医院的场地能不能再大一些,医生水平再高一点,让我们老百姓更有舒适感?”
医疗设备等硬件偏差、医生年龄偏大、医疗水平有待提高是网友提及最多的焦点问题。
“对社区医院的面积大小、设备投入方面,国家有具体要求,从省里到地方也在加大投入。但离老百姓的期望还有差距,政府也在继续关注。”嘉宾、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叶真神色凝重地回答。他告诉网友,1999年浙江省就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推动我省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趁着这股东风,省里还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社区全科医生什么病都会看,是不是什么病也看不好?”有年轻网友又抛出这样的疑问。
“全科医生也有自己的专业。”嘉宾、杭州市下城区卫生局副局长王洪蛟回答。其实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生要成为一名全科医生,是要在专科的基础上再经过两年的全科培训,进入门槛比专科医生还要高。
叶真介绍,现在政府在考虑通过三个渠道提高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一是为现有人才提供全科培训;二是让大医院医生支持社区医院;三是引进大学生增加新鲜血液。政府正在考虑制定政策,促进大医院与社区医院医务人员对流,实行医疗资源互通。
嘉宾、杭州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俞亚光介绍说,在他们中心,92%的医生和95%的护理人员都接受过全科培训。
整合医疗资源降低医保费用——
做健康的管理人
除了对社区医生业务技术的担心,还有不少读者和网友对社区医院的收费也很是关心。有网友则对部分卫生站的生存状况十分担心:“又要交房租,又要发工资,连生存状况都不能解决,怎么能做好民众健康的守门员?”
叶真表示,社区卫生服务是公益性的事业,是非营利性的,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当然中央文件也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但这个参与一定要做得规范。
王洪蛟认为,社区医生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当好老百姓看病的管家和参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从而降低社会医疗费用支出。
在场的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都表示,联动报道让我们知道今后怎样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从医33年的沈天仁是居民健康的贴心人
嘉宾、滨江区西兴街道星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沈天仁当了33年的社区医生,从当初的“赤脚医生”成为今天受人尊敬的社区医生。从业几十年,委屈烦恼的事情不是没碰到过,但是在演播现场他却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做社区医生很好。”
在社区里上门出诊常常没有固定时间,有时候三四个病人挤在一起,一家一家去,到了最后一家,人家口气也就不大好:“你怎么这么晚才来?”这时还得说对不起,又要作解释,当时感觉是挺委屈的。“可时间长了,居民跟你很接近了,碰到委屈的事情也少了。”沈天仁说。如今,社区里的老人上大医院看病还会拉上沈天仁当参谋,而他则耐心地做好指点。
沈天仁淡淡的讲述在网络上引来一阵感动,马上有网友发帖子说:“向沈医生这样工作在一线的社区医生致敬。”而场内厅长、局长也纷纷点头,表示赞许。在这个岗位上,每个人都要有特别的责任心。
叶真总结说,以后的社区医生,就像每个人的私人医生一样,要做大家健康的贴心人,让社区居民健康方面有事最先想到的是社区医生,这样才称得上民众健康的“守门员”。
本报记者 徐园 高丽敏
(本报杭州12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