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怎样把古村像模像样地留给后代
· 为“无经验求职”叫好
· 杭州首次发现伪造“二代证”
· 漫天“大雪”落西湖
· 北京发行公交时间卡
方便外地乘客使用
· 南京公园公交车
开始禁犬
· 姚武同志逝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岁末盘点余杭百姓的幸福生活

  余杭,“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誉。

  余杭,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歌猛进:中国综合发展百强县第15位。2006年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超340亿元,工业总产值945亿元,财政总收入50.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6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800元和9600元。

  余杭,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协调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四个层次的社会保障,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劳有所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居者有其屋”的复合型社会保障体系。

  开车去家门口的大企业上班,老了定期领到养老保险,看病后可以报销,被征地的农民生活来源依然笃定,低收入家庭还有补助,居住在漂亮宜人的新房子、新社区……一幅幅安逸和谐的生产生活场景图,正在余杭城乡徐徐铺开。

  2006年,是余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一年,是余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浓墨重彩的一年。临近岁末,让我们一起走进余杭城乡居民的幸福生活,一起体验党和政府为余杭群众精心铺就的这一张“社会保障安心网”。

  劳有所岗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失有所补 弱有所助 居有其屋

  ■ 协调就业:            

  让我们一起为你找工作

  “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是每个人在这个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梦想。为了让每个余杭百姓都有一份称心的工作,余杭区委、区政府在做好城镇再就业工作方面煞费苦心。

  找工作需要资金扶助,从四年前开始到今年10月,余杭区累计支出再就业扶助基金2286万元;就业困难人员再创业需要资金担保,余杭区发放了小额担保贷款526.4万元;开小店,做小买卖,区里就减免有关税费和工商管理费,四年加起来有约2018万元……都说盲人就业难,余杭区贴心地开展了盲人按摩培训,现在经培训的盲人就业率达95%以上,月收入平均在1500元。

  办法总比困难多。3年下来,余杭全区共帮助1130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从3年前的3055人下降到目前的78人。全区实际在册失业登记人数从4年前的17340人下降至57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在余杭,农民的就业并非是“被遗忘的角落”。余杭区政府仔细地开展了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区35万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并输入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全区农村适龄劳动力(在校学生除外)就业率达87.8%。针对余杭的产业布局,区里很有针对性地让农民学习电脑、电工、电焊、农业实用技能等农民素质教育内容,至今已培训了8.07万人次,1.45万人培训后找到了工作。

  ■ 社会保险:            

  让我们一起为你的平安操心

  “生活着是平安的”。平安,是民生之福,是和谐之源。让百姓的脸上充满笑容,让百姓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余杭区委、区政府在实现了百姓“工作着是美丽的”梦想之后,又精心地为构建百姓“生活着是平安的”梦想而努力。

  人会老,会生病,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是百姓平安的重要保障措施。如今在余杭,群众无论城乡,只要符合条件均可参加。截止到2006年10月,全区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已达到159947人,养老保险的支付能力从2001年的6.08个月提高到24.33个月。基本医疗保险得到稳步实施,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已有4405家,参保职工达172223人。

  其他的保险制度也在不断扩大范围。如今,余杭区的城镇职工与农村职工在失业保险待遇上的差别逐步缩小,失业保险待遇不断提高。工伤、生育保险不断完善,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近1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近7万人。

  农民最怕生病的费用负担。政府提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解决他们担忧的良方。如今在余杭,60.8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报销的费用比例达到了29%。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是,明年余杭区将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年人均筹资额,由原来的50元提高到120元,这里面政府补助80元,报销比例将达到45%左右。贫困残疾人和农村低保对象可能这笔费用也不宽裕,请放心,他们的参保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了。

  ■ 社会救助: 让我们一起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阳光”。你有困难,我们一起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在余杭,这样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

  在余杭,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全面落实,城里人每人每月260元,农民每人每月156元。现在有10753名困难群众每月能领到这笔费用。只要你是持有《家庭救助证》的城乡低保家庭、城镇困难家庭,就可以在生活、就学、医疗、住房、法律等方面得到援助。

  值得一提的是,余杭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因突发性事故造成特殊困难群众的应急救助机制。自2005年启动以来,全区共应急救助62个家庭,救助金额达43.68万元。

  困难老人需要另外的救助。全区在这两年间花了2642万元,改造扩建了17所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9.2%,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为100%。此外,全区所有的“五保户”都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并由区财政出资帮助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及社会医疗救助。

  除了救助,还要“送温暖”。余杭人会挣钱,但是也极富有爱心。到今年10月底,当年已募集善款1157万元,拨出了善款1293万元,共救助困难群众24087人次。

  ■ 住房保障:                

  让我们一起为你的安居努力

  “安居才能乐业”。在余杭,百姓的安居已经开始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转变。区委、区政府在各方面下大力气,不断丰富和提升“居住在余杭”的内涵和品质,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以经济适用房滚动开发带动旧城改造,已经成为余杭城镇群众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形式,这里面还可以分很多种新思路、新机制。比如以经济适用房和定向安置房形式解决农场职工住房问题,比如以专项经济适用房形式解决省市属单位职工住房问题,比如以人才专用房及外来务工人员公寓等形式落实解决外来人才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等。

  从2003年起,区政府连续4年实施“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解困房、廉租房和安置房10万平方米,完工5万平方米”的政府实事工程。2006年开工建设及准备开工建设的项目共有6个,建筑面积共计13.6万平方米,计划完工8.9万平方米。走在余杭的繁华中心,你可以看到,不少好地段的小区是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的经济适用房。

  农民的住房问题,也是政府牵挂的大事。从2002年开始,余杭率先在杭州实施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工程,共完成了1404户农村困难户危房改造,基本完成了全区农村困难户的危房改造,其中涉及残疾人家庭309户,区、镇乡两级财政共投入帮扶资金2089.13万元。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买得起住房,余杭区根据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和住房价格实际,将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提高到50万元,贷款最高期限延长到30年……这一招,让很多手头不宽裕的群众也能住得起档次较高的住房了。

  余杭城区的经济适用房

  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

  农民正在刷卡报销

  形象导刊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