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金融银行业将迎来一件大事,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将于这一天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在中国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可以享受国民待遇,将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也可发行人民币信用卡,可以经营人民币批发业务。对老百姓来说,这也是新鲜事,以后办理存钱取款等业务,可以到外资法人银行了。
就在11月16日,英国渣打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银监会提交了筹建设立本地子银行及个人人民币业务牌照的申请,意在成为《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颁布后首家提交申请的外资银行。汇丰银行近日也表示,到今年底在中国内地的网点达到30家。可见,外资银行机构网络不断扩大,业务规模迅速增长,呈必然趋势。
外资银行的介入,让本来已日趋激烈的金融同业竞争又多了一个“洋”对手。然而,我们更希望看到,两者从竞争中抓住合作的先机。
判断基于这样的分析:一方面外资银行“水土不服”,目前远未了解中国金融市场和中国金融消费者的需求,他们也会有一个“适应期”,这和中国5年过渡期一样。对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期待已久,鉴于中资银行在营业网点、客户数量、本地资源方面的绝对优势,中外银行今后将更多的是一种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消费者接受外资银行的服务也同样会有一个“认可期”。有调查表明,外资银行目前只有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在中国金融消费者中有一定的认知度,而且这些外资银行还停留在少数大城市。
如果说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大家纷纷惊呼“狼来了”,那么,真正的与“狼”共舞,还看今朝。“共舞”的内核元素是合作。对外资银行即使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享受国民待遇,当前也不会对中资银行形成冲击力,因为他们也有一个适应期。就杭州市的银行来说,无论是网点、网络、信用卡、ATM机、资金实力、客户群体、市民对银行的认知度等是外资银行无法比拟的。但从长远来看,外资银行凭着他们先进的理念、管理、技术、产品,发展势头是强劲的,我们要主动关注外资银行的经营动向、客户群体、金融产品的变化,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汇兑产品,学习中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合作中促进优势互补,达到双赢。这种良性的竞合关系也将给中外银行带来持续创新的动力,让百姓受益、让中国和世界经济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界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外资银行有意向与中资银行合作,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走出去主动接触外资银行。既然“狼”成了“邻居”,就学“狼”之长吧,把外资银行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以及管理机制、监管体系、服务创新、盈利模式等学到手,促使中资银行更新知识、转换思路、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形成竞争有序、合作有方、符合市场和市民需要的金融服务格局,以使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