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洪加祥 陈敢 通讯员 王徐)一件价值800元的新大衣送到洗衣店一“洗”,就变了色;一件价值3898元的名贵衣服“洗”后竟衣领损坏,不能再穿……发生在台州市区一些干洗店里的问题,令当地居民对干洗店服务质量产生很大担忧。日前,记者带着居民的反映,随当地工商部门、消协同志到实地进行探访。
在号称干洗店一条街的富仕路,只见街路两侧10多家干洗店里人来人往,生意兴隆。但除了太阳雨干洗店有3间店面,规模较大外,其他店店面都只有10多平方米,一个电熨斗、一台洗衣机、一个滚筒式烘干机,就是这些干洗店的全部家当。
附近居民反映,台州市区一些洗衣店把洗衣机当干洗机,湿洗当干洗的现象很普遍。我们在一家无证干洗店,看到店里摆设的干洗机实际上是个空壳子。他们的干洗,是用水洗后再烘干完成的。洗好的衣服,有的衣领、衣袖洗破了,有的衣服洗后发灰发乌。工商部门的同志说,这是为了节水,反复使用污水所造成的,有的衣物洗后甚至比洗前还“脏”。
记者了解到,曾有居民鲍某把一件价值3898元的名牌衣服交到路桥一干洗店。干洗后,他发现衣服遭到严重损坏。后经路桥区消协技术人员现场分析,店主才承认过错,赔给鲍某3500元。消费者陈女士买来一件价值800元的新大衣,想先干洗一下再穿更卫生些。她来到一家干洗店,付了25元干洗费。没想到取衣时,发现衣服严重变色。最后在区消协人员调解下,干洗店一次性赔偿陈女士600元,退还干洗费25元。
该区消协秘书长潘善满说,干洗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干洗质量。一台进口干洗机价值几十万元,质量好一点的国产干洗机也需几万元。而有些小店,凭两三万元起家,用的多是几千元一台的二手干洗机,设备密封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操作上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衣物受污染。
据了解,路桥区登记在册的干洗店有94家,从业人员672人,但有上岗资格证的才213人。由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居民投诉也在增加。今年前11个月,路桥区发生了消费者投诉干洗业质量问题的纠纷案件70多起。为此,区有关部门表示,对干洗店出现的服务质量问题要进行一次整顿,今后,要对干洗店实行准入制,并且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使干洗店成为广大市民放心满意的服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