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巷战”
2001年秋,姚扬宏调任义乌当店长助理,协助筹建 “华商”义乌卖场。当时,零售业外资已经以合资的方式“曲线”进入国内,与他们隔街相望的就是1.1万平方米的 “好又多”超市。
“开业伊始,我们就体验到了什么是贴身近战。”姚扬宏说。每天,卖场中总会出现一些“神秘顾客”,他们不买东西,只盯着价签,那是对手来“上班”了。如果对手一只烧鸡卖7元,另一方就会调低到6.5元。这样的价格战,把两家卖场拖得喘不过气来。
“这是外资给我们上的第一课,我们不能永远靠价格来应对。”由于对方开在地下层,租金比较低,在成本上已经输人一招。姚扬宏和同事们开始琢磨怎样利用自己的优势去争取客户。他们开始走“亲和”路线,逐渐把竞争衍生到卖场以外:把产品宣传覆盖至社区,不时和社区搞搞联谊、慰问,帮助孤寡老人,通过公益活动拉近与社区居民的关系。
“大鳄”来了
2002年4月,义乌店步入正轨,姚扬宏以“店助”身份调回杭州庆春店。此时“家乐福”已经选定浙江首店店址,距离庆春店只有1.1公里。全球第二大的“零售大鳄”究竟是什么样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时整个华商集团都十分紧张。
“我跟高层领导去考察了‘家乐福’在上海的门店,他们在生鲜食品方面的强大,以及在细节上的用心,都让我们感觉到了压力。”姚扬宏说。
2003年,“家乐福”开张了。这一天,姚扬宏同众多的杭州市民一道来到店里,不过他看的是“门道”:从装修的布局到色调选择,从营销手段到商品陈列。最让人惊叹的是,“家乐福”把卖场35%的面积用来做生鲜,而当时很多杭州百姓还不习惯到超市买菜。
“家乐福”开业并没有影响到庆春店的业绩。但“华商”很清醒——真正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竞争对手在不断教会我们一些东西。”姚扬宏说,“以前也会去研究对手,但是很少像他们这么细致地应用技术性手段。我们逐渐意识到,包括商品采购、陈列、调查、营销手段都有‘技术’。我们的改善必须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从生鲜经营、服务到人员管理,都要拉长自己的短腿。”
与“狼”共舞
2005年初,姚扬宏以店长身份接掌庆春店。此时,庆春店已经被“家乐福”、“乐购”、“好又多”等重重包围,即使远在北面的“欧尚”也能间接影响到它的客源。
作为一家已经连续运营9年的门店,庆春店在硬件方面已经渐露“老态”,虽然还保持着杭州零售业的“头把交椅”,但是庆春店和第二三名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与外资的一次次交锋,让“华商”高层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价格竞争是低层次的,必须要明确定位,做差异化竞争。
从市场问卷调查到顾客访谈,姚扬宏和同事们整整做了一年的准备工作,最终确定了“超市+品牌百货”的定位。
如今,重新转型的庆春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杭州市民面前,今天的庆春店在环境和服务上的“细节”已经不输任何一家外资超市。在新的起点上翻看过往五年的历史,本土零售业已经日益成熟和理性,姚扬宏作为一名店长的工作重心,也从五年前的现场管理,转到今天的营销方略和人事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