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三种节奏和速度——行人、自行车、汽车——和谐共处,是当年中国各大城市的性格,优雅、温和而安静。
1950年7月5日,第一辆国产自行车“飞鸽”在天津“孵出”。紧接着,“永久”在上海诞生,“凤凰”也从上海飞出。由此开始,自行车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普及型的工业品,深刻而久远地影响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1951年9月29日,一辆自行车从北京某产院接回了一个男婴。父亲推着自行车,后座上母亲怀抱中的婴儿被取名为王文澜。长大后,他成为中国著名的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了30年间这个自行车王国的人文景象。
王文澜注意到,“十字街头,绿灯一亮,自行车大军有秩序地涌动起来,看上去像流动的长城,气势浩大,却很平和,暗合了那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
有外国记者更是从灵活平静的自行车洪流中,窥视出中国社会的道德秩序。西班牙《先锋报》称:中国真正的宝藏不是领先世界他国的外汇储备,而是健康的道德秩序。
然而,秩序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破坏了。破坏来得悄无声息,没有预兆。
“那推着自行车上班下班,约会、亲热、登记、吵架、打架、离异的流动长城,展现社会平等、人情世故的流动长城,忽然间就不知了去向。”王文澜有些哀伤地说。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2000年城镇每百户家庭平均拥有自行车162.7辆,到2005年,下滑至120辆。
“这是经济发展决定的。在情感上,虽然我们不愿意和自行车告别,但人们已经找到更好的代步工具。”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王凤和这样说时,显出一脸无奈。
北京市2004年公布的数字表明,北京私家车拥有量已接近130万辆。按北京常住人口计算,每100人保有9辆私人汽车;按户籍人口计算,则每100人保有11辆。
城市扩张使人们的活动半径拉长,“城中工作城外歇”,成为不少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北京大学的学生小蔡一家,住京城西五环外,3年前买了一辆奥拓汽车。“车对我们来说就是代步工具。我和父母都有驾照,这样汽车就被充分利用起来了。自从买了汽车,我们家没人再骑自行车了。”
无庸讳言,四个轮子已取代两个轮子,成为经济实力的标志。自行车的地位,随之大逆转。除了学生,骑车人似乎被烙上了“穷人”的印记。
然而,“骑自行车和经济地位,不能挂钩。”正如王凤和所言。
对王文澜来说,自行车更像是“一个失去的朋友,或亲人。从前它是生活的依靠,现在是休闲的工具。流动长城的风景消失了,想起来令人眷念而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