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楼市周刊·专题
3  
PDF 版
· 2006中国楼市六大热门 关键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06中国楼市六大热门 关键词

2006年的最后一个月,悄然而至。
在这房地产风云年的楼市里,调控共博弈一色,房价与政策齐飞,实在是五彩斑斓,百味交集。《浙江日报·楼市周刊》本期特别为您开启这一年的楼市记忆,推出海选出来的“2006中国楼市六大热门关键词”,通过这聚焦了无数人目光的词汇,助您一窥2006中国楼市之全貌。

  国六条  关键词:调控

  入选理由:2006年的中国楼市是一出惊心动魄的连续剧,故事的源头史称“国六条”。由此,性质、力度和广度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全面房地产宏观调控已经来到。方向确定,无可回头。

  

  5月17日,我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出台。在以后的报道中,人们对这一政策的描述喜欢用“国六条”的说法。“国六条”在中国楼市发展史上的地位也已经被大多数人理解。

  准确来说,“国六条”具体包括: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调节税收、信贷、土地政策;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以及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等六项纲领性政策。

  其时,全国各地的房地产投资正如火如荼。在这样的市场上,“国六条”的横空出世不啻为一个爆炸性的信息。

  此后,包括建设部等九部委在内的相关部门从住房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土地、市场管理、限制外资等各环节广泛主导和参与此轮宏观调控。一场事关房价、事关百姓未来居住方式、事关土地资源长远利用乃至事关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调控大幕徐徐拉开。

  “国六条”体现了国家调控楼市的视野逐步深入,手段日趋成熟。然而,也许每一次改革都不会一蹴而就,“国六条”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遇到了来自市场的多方声音。比如,“住房结构这种完全的市场行为是否应该由政府统一划定”,“税收增加是否会变相增高房价”的讨论此起彼伏。

  尽管“国六条”引导下的2006楼市颇有些“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感觉。但是,沿着“国六条”定下的方向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楼市的未来几年一定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理性轨迹。

  加息  关键词:压力

  入选理由:一年之中两次加息,市场的反应却是变得泰然。如果说央行在2004年的首次加息,对于楼市的作用力等同于掀起大浪;那么到了2006年,由于对加息预期的增强,政策心理的适应,楼市就只剩下涟漪了。

  

  其实从大部分学者的观点看,加息对于楼市参与方心理的影响力更大于实际影响力,加息更多地是传达出“信号灯”的作用,诸如控制房贷风险、抑制投机过热等等。

  今年4月27日的第一次加息,是恰逢“五一”长假之前的央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 “五一”长假过后,上海各个区域的二手房成交量仍旧保持平稳态势。无论从楼盘价格、看房量还是挂牌量方面,基本与平时没有太大变化,表现非常平静。

  第二次加息的出现更为突然。那时,一周前刚刚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有了大幅回调,似乎佐证了宏观调控政策的起效。但是8月18日,央行决定即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这样一来,明显的一个意义是,对于投资和自住的区别化对待,反映出利率杠杆使用更为灵活化。

  随后,在知名网站所作的调查中,认为加息“小挫房价”的为30.82%,成为各项所持网友比例之首;认为“巩固宏观调控果”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紧随其后;持有“抑制通货膨胀”的成为少数派。

  有意思的是,虽然认为加息针对楼市的网友占优势,但学者的观点此次却非常统一:加息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针对房地产市场而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加息的作用力更为长远,近期只是从心理上会有影响。”更多的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实际影响力并不明显。”

  刚性需求  关键词:矛盾

  入选理由:百姓的目光在直视房价的涨跌。面对这一终结问题,专家感慨,大量刚性需求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仍旧是供需博弈中导致房价阶段性上升的核心因素。

  

  目前,全国有多少住房买卖属于刚性需求确实无法统计。因为其涉及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各地外来人口就业特点、各地住房体制改革的历史遗留等多个繁杂要素。无论调控怎样打击投机,买房仍然是各地居民生活内容中的重要一环。

  尽管知道楼市调控已经开始,房价或有下降空间,但在不少人看来,上海房价短期内大幅松动的可能不大。来自中介机构的声音,目前买房人多是自住性质的刚性需求,结婚用房和改善型购房占了主要部分,也有部分是拆迁户在重新购置新房。

  在以供需决定价格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者挺住不买,还是售房人挺住不卖,直接决定了房价的走势。专家分析,目前大型开发企业缺地不缺钱,因此他们的一手楼盘很可能挺住不降价,即便交易量锐减。相比之下二手房市场的炒房人可能受资金压力影响降价抛房,但是目前看来资金链紧张的炒房人还是少数。另一边,大量存在的刚性需求显然已经阶段性妥协。

  “北京的房价之所以久控不下正是因为刚性需求实在是太大了。”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一位负责人称。而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受结构比例调控影响而大批没有通过规划审批的项目可能延迟上市,这也可能导致至明年上半年住宅供应进一步紧张。

  住房保障  关键词:责任

  入选理由:房价越来越高、户型越来越大——房地产市场近年来的走势让不少中低收入家庭“居者难寻其屋”。在今年的新一轮宏观调控中,有关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又被推向新高度。

  

  住房保障并非是新概念。在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时,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最低收入家庭租赁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商品住房”的思路。一转眼8年过去了,在各城市商品房市场发展热火的背面,却是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不到位甚至是在某些地方的扭曲化。

  今年“国六条”出台前,建设部公布的“70个地级以上城市尚未实施廉租房制度”的消息,给不少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梦泼了一盆冷水,更给那些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的地方政府敲了一次警钟。如今,各大城市已相继公布了各自的“十一五”城市住房发展规划,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增加了住房保障方面的力度。在这次各大城市的住房规划中,面向大众阶层的中小户型和经济适用房成为了住房供应的重点,廉租房的加大建设也得到明确,这表明政府在落实住房保障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不过,业内人士还是强调,政府部门尤其是各地方政府是负有保障其居民基本居住权利的义务的,如今建设部等多部门又对住房保障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先不谈相关政策的优劣利弊,切实强化责任意识是地方政府首要的目标。

  个税  关键词:强征

  入选理由:二手房交易“个税强征令”的最终发布,就像一出播放了12年之久的悬疑连续剧,终于等到了结尾。不过,这样一个曾在当时引发市场强烈波动的政策,到如今也已经云淡风轻。

  

  今年7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108号文)突然现身,也就是说,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终于下达了一纸“强征令”。

  可能是市场等待了太久,一下子,大悲大喜的心理感受在这一刻释放。用网上流传的“黄健翔版个税解说词”来说,就是“契税、印花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在这一刻再一次灵魂附体,个人所得税代表了老百姓一直以来的寄托和希望,在这一刻它不是一个税在战斗,它不是一个税!”

  一时间,全国各地楼市的房地产交易中心人满为患,赶在正式强征之前避税的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有意思的是,为期5天的避税大战刚刚结束,强征开始首日,各地二手楼市便瞬间从沸点降至冰点。北京二手房市场的当天过户量仅为避税大战日均交易量的1/12,前后相差悬殊。而上海二手房市场同样冷冷清清。

  随着各地楼市细则的相继出台,本来前期低价抛售房源的房东开始后悔。在一些城市的细则中都有采取对交易全额征收1%至2%税率的方式。“本来还以为铁定会按照所得的20%强征呢,想着怎么才能省掉几万元成本,结果细则一出来,看到可以按照总价1%纳税,相比下来,我少赚的那部分才更不合算呢。”一个炒房者很坦率。

  汤臣一品 关键词:天价

  入选理由:这座上海黄浦江边的天价公寓楼盘以11万元/平方米的天价,成为中国内地最贵的房子,虽然一年多来只卖出两套公寓,但一时间还是聚拢了无限人气。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高不可攀的天价也就此成为这楼盘不断被舆论漩涡包围的导火索。

  

  涉嫌虚假买卖、传闻遭受稽查、房价高达地价的26倍……这些传言或事实总是围绕着汤臣一品,人们对于汤臣一品的质疑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点——这个位于上海顶级地段、自认为顶级的楼盘究竟值不值这个价钱?

  2005年开卖以来,8个多月的零成交记录曾让大部分市场人士认定,汤臣一品的价格绝对被高估。然而,到了今年下半年,汤臣一品终于晃晃悠悠以1.3亿元和6900万元的天价,卖出去两套公寓的时候,原本以为可以平息的质疑声不停反涨,更多的人加入到“声讨”的行列。

  先是不少人质疑汤臣集团耐不住“卖不出”的窘迫,上演了一场“左手转右手”的自买自卖闹剧;再就是有媒体称,汤臣一品因为虚假买卖遭遇税务部门稽查……

  这些不利传闻让汤臣集团如坐针毡,随后不得不正式出公告辟谣,期望能最大限度减少影响;但是,随后一枚重磅炸弹却炸得汤臣一品结结实实。

  据内部资料,按汤臣一品14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计算,汤臣一品十多年前的楼板价应该是4225元/平方米,是现在出售均价11万元/平方米的3.8%。也就是说,汤臣一品的房价是此前的楼板地价的26倍——暴利争议由此而来,并且越来越不能止息。

  按照地产商的理论,汤臣一品同样是拥有顶级“明星身价”的楼盘——物业位于上海市中心位置独一无二,具有绝对的收藏价值。徐彬甚至将汤臣一品等同于“古董”,表示未来绝对具有足够的升值潜力。

  但是, 就连瓷器也还有官窑、民窑之分,官窑的几百万元,民窑的也就几百块。汤臣一品即便坐拥浦江,难道就能肯定是传世的精品了么?

  (本报综合上海证券报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