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外汇理财不能只盯住收益率
· 烦人“哒哒”声从此在浙北航道消失
· 乡村土货城里香
· 沪指逼近
历史最高点2245点
· 一粒小瓜籽能卖两分钱
· 人民币汇率
中间价突破7.83
· 中国再次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国家
· 上海:呼叫中心
出现“员工荒”
· 清除残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粒小瓜籽能卖两分钱
平湖成为浙北最大杜瓜加工基地
  本报讯(平湖市报道组 曹亮 通讯员 曹锋 记者 陈培华) 日前,一辆上海牌照的厢式货车来到平湖市曹桥街道农技站,一箱箱杜瓜籽炒货被装上了车,跟车的上海农工商超市业务员告诉笔者:“杜瓜籽又断货了,上海市民老欢喜吃这种保健食品,超市进一批货,一歇歇辰光就没了,这趟要多进一些。”一旁的曹桥街道农技推广站站长马付元接过了话茬:“最近举行的2006年上海市农产品博览会上,2000袋小包装平湖杜瓜籽不到两天就被上海市民抢购一空。”

  杜瓜又名吊瓜、栝楼、苦瓜等,利用价值很高。曹桥街道石龙村有着十多年杜瓜种植经验的老农李照观说,杜瓜比较容易“伺候”,适宜庭院开发,一年种,二年投产,三年盛产,按照亩产700到800公斤,每公斤鲜杜瓜收购价2.1元到2.4元计算,每亩毛收入在1500元以上,是一条比较简便的农民增收路子。

  马付元告诉笔者,为了打响品牌,街道办事处专门派人牵头到工商部门注册了“金平曹桥”杜瓜籽商标,有了品牌,平湖杜瓜籽身价倍增,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广受欢迎,现在一年销售0.75公斤礼盒装杜瓜籽1万多盒。马付元乐呵呵地说:“按千粒重计算,上市销售的杜瓜籽炒货每粒价值2分钱,身价比加工前翻了两番多。”

  目前曹桥街道已经形成了杜瓜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成为浙北最大的杜瓜加工基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