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大学生实习不要“三心二意”
· 以茶代酒贺新人
· 宁波的哥
拎着物品找失主
· 骑车宣传环保是最好的锻炼
· 杭州2400余名
“法制副校长”上岗
· 每平方米68120元
· 黑夜骑车“陷阱”多
· 双拐撑起温馨的家
· 公共安全
细节同样重要
· 餐厨垃圾变成优质饲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窨井高出路面,施工路段没有警示标志……
黑夜骑车“陷阱”多
通讯员 廖小清 本报记者 朱海兵
  没有在夜间骑过车的人,恐怕很难体验到那种处处有“陷阱”的胆战心惊。连日来,记者骑车穿梭在杭城的街头巷尾,小心翼翼地体验着骑车一族最怕的暗夜感觉。

  中山北路——河东路——长板巷——湖墅南路——文一路……这是记者在11月29日晚骑行的路线。刚下过雨,坑坑洼洼的非机动车道上到处是积水,路上看到的窨井盖也特别多,或高或低,与地面相差从两三厘米到五六厘米不等。

  有位汤先生曾向杭州市“12345”反映,在大关东九苑门口的垃圾站旁,有3只窨井盖高出地面约4厘米,经常有过往路人被绊倒摔伤。记者在路上也试着慢慢地从一个凸起的窨井盖上骑过,作好准备的车子仍跳动得厉害。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的非机动车道路况更为复杂,一会儿与机动车道紧邻,一会儿拐上人行道,忽直忽弯,加上行道树掩蔽下的路灯昏暗,很容易骑错。住在翠苑小区的张俊说,现在骑车的“技术要求”可比开车的要高多了,尤其是夜里,稍不留心就会摔个“五体投地”。

  5路公交车停靠的三里亭公交站附近有一条通往三里家园的马路,小区住户李先生告诉记者,这条路修好一年多了,还没有安装路灯,一到晚上伸手不见五指,进入小区时还有一个90度的大转弯,骑车的人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撞到转弯处的隔离墙上。

  更危险的要数施工路段,路灯和警示标志缺失使安全隐患特别多。市民徐女士曾反映,她的母亲有一天晚上11时骑电动车经过正在整治的绍兴路,有一棵刚挖出的树横在慢车道上,既没有路灯又没有警示标志,结果电动车被绊倒,人摔得全身多处骨折。

  正在施工的湖墅南路也有一段20来米长没有路灯,很多人只能下车推行。在往文二路的拐角处竟还有一个没有盖、也没有警示标志的窨井。凯旋路的庆春东路以南路段,也有很长一段路没有路灯,凸凹不平,有不少窨井盖凸出地面足有10多厘米。急着赶路的张先生不小心撞上了一个,车子连人都弹了起来,轮胎也炸了,所幸他反应敏捷,没有摔倒。据他说,这段路已经修了两三年,平时经常有骑车人摔倒。

  夜间骑车怕没有路灯、路面不平,也怕一些机动车。一到夜间,很多小区的出入路段和小区内道路两侧,都停满着机动车,骑车的人只能与机动车冒险同行。很多司机对此似乎视而不见,车开得飞快,还经常不停闪大灯、按喇叭,骑车人只能在缝隙中闪避。还经常有司机突然猛打方向,拐入非机动车道,骑车人只能紧急刹车,以免“追尾”。

  骑车人自身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成了夜间行车的隐忧所在。连续四五个晚上,记者在路上留心观察了一下,即使在没有路灯的暗黑路段,也从没看到一辆亮着车前灯的电动车。大概是夜冷急着回家,不少骑车人车速飞快,有的甚至骑到机动车道上,加上夜间机动车的车速都相对较快,时常险象环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