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大学生实习不要“三心二意”
· 以茶代酒贺新人
· 宁波的哥
拎着物品找失主
· 骑车宣传环保是最好的锻炼
· 杭州2400余名
“法制副校长”上岗
· 每平方米68120元
· 黑夜骑车“陷阱”多
· 双拐撑起温馨的家
· 公共安全
细节同样重要
· 餐厨垃圾变成优质饲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今天是第十五个“国际残疾人日”,记者昨天亲身感受一对残疾人夫妻身残志坚的特殊生活——
双拐撑起温馨的家
通讯员 廖小清 本报记者 汪成明
  身为二级肢残的骆杭鸿,娶了三级肢残的宗满安,他们艰辛的生活常人无法想象。今天,记者亲身感受了这对残疾夫妻的特殊生活。

  早晨5时30分,天刚蒙蒙亮,记者就来到杭州闸弄口东村9幢的骆杭鸿家。此时,他的残疾人专用车已启动,宗满安双手拉紧后车沿,左脚用力地往车上抬,好不容易登上车,夫妻俩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10分钟后,他们来到艮山支一路的报亭前。停稳车,骆杭鸿先用左手托住左脚缓缓移到座位右边,顺手把左边的拐杖夹到左腋窝下,右手随即将另一拐杖撑稳,才走进报亭。

  “师傅,报纸来啦!”送报的陈先生大声喊着。老骆一边应答,一边坐在凳子上整理刚到的报纸。他指着报刊说:“报亭是我的第二个家,也是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了这个报亭,才给我们这个家带来了希望。”前几年,为了谋生,他曾拖着一双残疾的腿开残疾车,结果落下了全身的病,家庭陷入困境。女儿正读中学,怎么办?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在当地政府的关心下,他报名参加了江干区的钱塘报亭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开报亭的资格。

  谈到女儿时,老骆说:“幸亏开了这个报亭,不然女儿读职高的费用都有困难。”他又有些愧疚地说,直到女儿职高毕业,家里都没给女儿添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每个月只给她10元的零花钱。

  不知不觉到了7时,前来购买报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我要的杂志来了吗?”老人贺佩芳问道。老骆急忙说:“来了、来了,我帮你保存着呢。”贺佩芳告诉笔者:“老骆服务态度好、守信用,我最看重这一点。连明年的书我都向他预订好了。”

  正值上班高峰,常有候车的乘客找老骆换取硬币,不管别人买不买报刊,他都热情地为他们换零钱。“师傅,我赶时间,快帮我换10元零钱。”匆匆忙忙跑过来的一位中年人说。老骆二话没说,连忙打开钱包,找了个遍,才凑足10元钱。

  8时35分,老骆订的《浙江日报》送来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拿到报纸后立即把其他报刊放的位置做了一些调整,把《浙江日报》等党报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在卖报过程中他向别人推荐、介绍党报。

  9时许,《浙江日报》已卖出6份。这时,来往的人已少了许多,老骆开始拿起《浙江日报》细细阅读起来,并不时地和笔者聊起报纸上的新闻。他指着头版的一篇报道《丝绸服装水洗不起皱》说:“我又学到了一些新知识,下次居民问起我就可以告诉他们了。”他告诉记者,每天空下来都会把党报等报刊看一遍,并把有用的信息剪贴下来。4年报刊卖下来,他从中学到不少实用知识。现在,小区居民有不懂的地方常跑来向他咨询,居民们称他为“百事通”。

  11时许,老骆回家吃早饭,记者随同前往。路上,他说:“虽然我们夫妻俩都是残疾人,但我们认准别人能做的事,我们也要努力去做,我们的身体残疾了,但我们的志不能残。”

  老骆的家,虽然简朴,但干净整洁。他告诉记者,以前家里非常破旧,前段时间靠卖报的钱装修了房子,现在的家变得温馨多了,日子也过得滋润了。这全靠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

  走出老骆的家,笔者一直被他们夫妻俩的坚强、乐观所感动,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了和谐家庭生活更深层的内涵——只要不畏艰难,残疾人的家庭也同样温馨。    (本报杭州12月2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