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十八万元捐给敬老院
· 光明就在眼前
· 上海工资争议举证责任
归于用人单位
· 温州警方破获一伪造货币案
· 休宁见义勇为行为受益人依法承担相关费用
· 光明就在眼前
· 德国:按需招录公务员
· 利用婚介所专骗中年女子
· 南昌禁养四十种犬
· 绍兴一老人义务打扫山村15年
· 钱祈永同志逝世
· 购买电子机票谨防骗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二十年前,乐清一群老人捐资建老人“庇护所”;二十年后,他们卖掉房产——
十八万元捐给敬老院
  本报乐清11月29日电(记者 袁艳 通讯员 叶长一) 昨天,乐清柳市镇敬老院收到了一笔18万元的捐款。这是徐志荣等60多位乐清老人的共同心愿——用于改善敬老院里老人的住宿条件。

  这笔善款背后有着一个感人故事。20年前,退休职工徐志荣看到,在农村很少有供老人活动的场所。于是,她和另外5位老人一合计,倡议建一间老人“庇护所”,各乡镇 60多位热心老人慷慨解囊。

  在大家的资助下,老人“庇护所”在乐成镇建成了,费用支出也都来自老伙伴的无偿捐赠。高如春、卓登球等老人还当起了义工和开导员。一次,一位老人因为不顺心想寻短见,亲戚将他送到 “庇护所”住一阵子。徐志荣等几位老人每天细心地开导他。半个月后,老人的“心结”解开了,高高兴兴回家过日子。农村很多老人的子女出外务工,他们独居在家难免会感觉孤单。这时候,他们就会来“庇护所”住上几天,和其他老人聊聊天,解解闷。“庇护所”是非营利的,老人们来住都是不收费的。来舒缓心情的老人离开时,都会感激地向“庇护所”捐赠一些钱。

  “庇护所”越来越受欢迎,也有不少外地的老人慕名而来。见光顾的老人多了,60多位老人集体决定扩大“庇护所”的规模。几经周折后,热心老人将原来的“庇护所”转让所得加上继续捐助的钱,在柳市买了一套公寓,供有烦恼的老人“容身解愁”。

  近年来,其中的一些热心老人相继离开人世,徐志荣等人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无力管理“庇护所”。去年,大家经过讨论,达成一个共同的愿望:卖掉公寓,将这笔钱捐赠给老人慈善事业。经过近两年的考察,大伙决定:把这笔饱含60多位热心老人心意的善款捐赠给柳市镇敬老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