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胡锦涛同布什通电话
· 认真做好党的十七大代表选举工作
· 老农场再现青春
· 背着患病母亲上大学的
好青年刘霆载誉回杭
· 水乡嘉兴即将告别渡船
· 高校要积极为地方发展服务
· “114”连线“政府总机”
· 和爸爸妈妈讲几句悄悄话
· 河北浙江查出8家
使用苏丹红的蛋禽养殖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水乡嘉兴即将告别渡船
撤渡建桥后农民过河更安全便捷
  本报讯 (记者 褚定华 杨军雄 通讯员 徐行翔) 这些天,到村口的三店大桥建设工地走走看看,成了嘉善县杨庙镇三店村村民孙爱观的必修课。自今年5月大桥开工以来,老孙几乎天天都到工地上转转,他高兴地说:“盼了几十年的通桥梦就快实现了!”

  据嘉兴市港航管理局介绍,嘉兴市最后一批渡口——嘉善的4个渡口正紧锣密鼓地撤渡建桥,随着三店大桥的建成,水乡嘉兴将彻底告别渡运历史。

  地处江南水网的嘉兴有418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村口的渡船是以往很多农民出村进城的唯一选择,曾是水乡特有的风景。三店村村委会主任朱巧珍告诉记者:“村里千余村民出行得靠摆渡,否则要绕远路,生活生产都很不方便。最让村民揪心的是,孩子们每天得摆渡到对岸上学。”据统计,1986年底嘉兴全市共有渡口168处,渡船171艘,年渡运量达1000万人次。然而,这些靠人工手摇的渡船在航道上极易发生碰撞,雨雾天更容易发生事故。

  为此,从1987年起嘉兴市启动了撤渡建桥工程,专门成立撤渡工作领导小组,拟定规划,采取“上级拨一点、社会捐一点、村里拿一点、乡镇挤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方法,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撤渡建桥工程顺利实施。

  如今在渡船上,村民们谈得最多的是即将建成的大桥。村民张根军期盼着大桥建成后,他种植的新鲜蔬菜能早点进城卖个好价钱。渡工黄伟良也“憧憬”着退休生活:“桥建成后,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过去压力挺大,怕有个闪失,通桥后村民们可就方便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