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理论油耗:车商的“真实谎言”?
· 孔雀石绿的危害
· 广东立法规定“有害食品”召回制度
· 寒兰飘香
· 老农场再现青春
· 国内金价成功“翻越”
160元/克关口
· 一年500亿封垃圾邮件撑起一个灰色产业
· 我省市场尚未发现
“问题桂花鱼”
· 欧佩克拟将
日产能增加600万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吸引消费者,车商都标榜自己的车节油。国家发改委最近公布的407款车型“实测油耗榜”,发现几乎所有车型厂家的理论油耗都要比实测数据高,最高的竟相差69%!
理论油耗:车商的“真实谎言”?
本报记者 金涛
  在一家省级银行工作的陆女士,今年8月买了一辆排量1.6L的宝来自动挡轿车。开了3个月,发现比较费油,平均每百公里的实际油耗达11至12升,明显高于随车说明书标注的7.1升/百公里的油耗值。11月中旬,她到4S店给爱车作保养时想请维修人员重点检查一下发动机系统,不料维修人员却轻描淡写地说,车子在市区开,油耗高一点很正常,何况还是磨合期内的新车。前两天,陆女士在网上看到了一份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汽车实测油耗数据,才明白说明书上的油耗仅仅是“理论油耗”,不能完全作数。

  实测油耗成购车“宝典”

  11月26日上午,记者到杭州汽车城打探车市行情。一圈逛下来,一个明显的感觉是,高油价时代,消费者对汽车的油耗越来越“敏感”了。车商们也觑准这种消费心理,纷纷打出了“省油”的旗号,其中又以标榜“油耗经济”的日韩车系表现更甚。

  不过,有了权威的实测油耗数据后,不少“老道”的消费者就不再听信车商的一面之词了。家住和睦新村的程先生一直想买辆车,当经销商向程先生夫妇俩介绍,“海马”HMC7165B车型的油耗只有5.5升/百公里,肯定要比其他牌号同档次车型省油时,程先生却掏出了他摘录的几款中意车型的实测油耗数据,一比照,该款车的实测油耗为8.79升/百公里。

  眼下,像程先生这样把实测油耗当成购车“宝典”之一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了。汽车城一位韩系车经销商向记者“叹苦经”说,省油一直是韩系车的一大“卖点”,但自从实测油耗数据公布后,消费者对厂家公布的“理论油耗”信任度明显降低了。只要他们一报上油耗数值,多数消费者第一反应便是“真的会那么低?”

  记者仔细查看了不久前由国家发改委公布的407款车型“实测油耗榜”,发现几乎所有车型厂家的理论油耗都要比实测数据来得低。理论油耗值与实测油耗值的平均差距达20%,最高的竟相差69%!

  理论油耗可信度几何

  “理论”与“实际”出入那么大,难免给消费者留下理论油耗“蒙人”的印象。对此,行家自有看法。

  省质监局所属的方正校准集团专事汽车质量鉴定的高级工程师傅和平表示,理论油耗系汽车生产厂家在理想路况下匀速测试所得出的数值。一般厂商公布的油耗数据为等速油耗,即按照特定的温度、风向、风速等客观环境要求,让车辆在平坦路面或在底盘测功机上保持等速,再通过专业方法计算出来的。由于不同车速的等速行驶,百公里油耗并不相同,厂家通常会选择油耗最低的车速,也就是所谓的“经济车速”作测试。从这一角度而言,要想达到理论油耗值几乎是消费者实际驾驶中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傅和平认为,站在消费者立场,理论油耗参考价值不大,倒是实测油耗更接近汽车真实油耗,可信度更高。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实测综合油耗数据,所测试的15种综合工况充分结合了城市与郊区的道路状况,与消费者实际行车的油耗非常接近。当然,驾驶习惯不同对车辆油耗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因此实测油耗与消费者个体实际驾驶的油耗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值,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差距是有限的。

  如何避免爱车成为大口“喝油”的“油老虎”?行家“支招”说,培养正确的驾驶习惯很重要。比如,平稳起步,不猛踩油门;少踩刹车特别是猛踩刹车;碰到红灯,提前松开油门,尽量靠发动机制动;尽量选择经济车速行驶。此外,保持合适的胎压、减少后备厢内不必要的载物等。做到这几点,一般能节油10%至20%。

  (本报杭州11月27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