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大学就业特刊
3  4  
PDF 版
· 近期高校毕业生就业
招聘会搜索
· 着眼市场需求 关注学生发展
· 浙江理工“四个抓手”
推进毕业生就业
· 多项举措促进毕业生就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06毕业生就业盘点:
多项举措促进毕业生就业
  2006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大幅增长,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总量17万多人和增量3万多人,其中毕业研究生近1万人,本科毕业生6.8万人,专科高职毕业生9.5万人,就业压力继续加大。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通过高等学校辛勤工作和广大高校毕业生自身努力, 2006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截止8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2.36%,比2005年下降0.5个百分点,已就业毕业生近16万人,比2005年增加3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5.48%,比2005年下降近3个百分点,本科生就业率为92.15%,比2005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2.21%,与2005年基本持平。

  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11万多毕业生在非公企业实现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65% ,比2005年增加2.5万人,增加3个百分点。非公企业是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全省有1.6万名毕业生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就业,从事一些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以及自由职业。占毕业生总数的9.22%。

  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政策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新进展,特别是一个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的政策导向初步形成,为做好2007年及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从2006年开始,省级及副省级城市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其中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种专业岗位)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步提高。

  二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每年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岗服务的方式招募300多名应届毕业生到祖国西部和我省25个欠发达县、5个海岛县的基层单位从事为期一至二年的志愿服务。

  三是落实有关人事政策,对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并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高校毕业生,今后考录或招聘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缴费年限可合并计算为工龄。

  四是制定高校毕业生进农村、进社区工作的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委办[2006]72号),就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做好我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提出了意见,明确相关要求和有关政策意见。

  五是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得到加强。全省开展了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招聘月活动,各地和各高校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有的举办周末市场,有的采取零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既有常设市场,也有规模市场,多方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各高校举办的各类招聘会达2000多场次。

  六是就业指导全面加强。大多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近半数高校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有固定教材及就业指导辅助资料。按照“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要求,开展就业指导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素质,努力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七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得到体现,实践环节和技能培养得到加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周加敏)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