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11月19日电 (见习记者 陈醉) 宁波余姚市阳明街道丰乐村的章云辉,明天要在自家办8桌“搬屋酒”。今天一大早,他就跑来跟村里的公共卫生联络员申报聚餐。申报以后,卫生监督人员会到现场指导、把关,大家就可以放心地吃了。
农村集体聚餐一直是食品安全管理的“软肋”。农村“三酒四饭”各种名头的聚餐很多,而食品安全意识又不强,容易引发集体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前几年,宁波市每年至少发生两三起由聚餐引起的集体性食源疾病。今年,宁波全市近40个乡镇开始试点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制度,明年计划推广到全市70%以上的乡镇,使农村聚餐有了安全“守门人”。据了解,制度实施以来,宁波没发生过一起农村集体中毒或传染事件。
农村办酒席大部分是请村里的“土厨师”来烧家宴,他们成了农村食品安全的关键。为此,在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制试点的余姚和奉化,就已经组织了421名“土厨师”集中培训,奉化市莼湖镇鲒一村的竺永德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村子里小有名气的“土厨师”,在培训课上,他听得特别认真,他说:“没想到,我平时烧菜习惯里面竟有那么多不安全的隐患,我得好好听听、学学。”这以后,每逢村子里有人请他办酒席,他总是第一个通知村里的公共卫生联络员,请他们过来现场指导,他说这样才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