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专版·广告
3  
PDF 版
· 八千亩桃花迎春俏新城镇建设看今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八千亩桃花迎春俏新城镇建设看今朝
——“黄桃之乡”姚庄成功经验探秘
  八千亩桃花迎春俏

  新城镇建设看今朝

  ——“黄桃之乡”姚庄成功经验探秘

  把弱点补强,让优点更优,并始终以先进文化为指引,嘉善姚庄就是这样一步步地发展壮大。

  成功经验探秘一

  品牌农业优先富民

  “我从养猪转向种桃,几年来赚了不少钱。”姚庄当地一农民颇为骄傲地说起他的生意,“政府举办的‘黄桃节’确实为我们农民做了大实事。现在,我们的桃子不用自己做宣传,商家都主动上门要。”

  发达的民营经济,是强镇富民的根基,不仅能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以自身灵活的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优先富民,让农民富起来,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姚庄镇政府最为关注的。而实施途径就是通过打造生态农业、创建姚庄的区域品牌。

  2001年前,姚庄作为传统的农业镇,其农民主要收入就是来源于种粮、养猪、蘑菇和黄桃。而且农产品的质量不佳、竞争力也不强。根据这一情况,姚庄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扩大黄桃、提升蘑菇、控制养猪、发展大棚蔬菜”的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百姓致富工程”,重点发展了黄桃、蘑菇和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

  目前,姚庄锦绣黄桃的种植面积已达8000余亩。以“锦雪”牌锦绣黄桃为代表,它不仅是嘉兴市第一个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水果类国家绿色食品,也是继西湖龙井茶之后第二个进入钓鱼台国宾馆的浙江农产品,今年还成功地进入了香港市场。姚庄锦绣黄桃不仅为姚庄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姚庄打出了一张高知名度的区域品牌名片。

  “一镇一品,一镇一业”,这是对块状经济的形象说明,但其中却蕴藏着镇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内动力——产业互补、特色推动。自2001年以来,姚庄镇政府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嘉善姚庄黄桃节”。“黄桃节”已经是姚庄一响当当的品牌,其在大大提升了姚庄黄桃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姚庄“黄桃节”品牌带动下,姚庄的蘑菇产业也发展壮大起来:栽培面积已达1500万平方米,列全省第二。今年“锦雪牌”蘑菇已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菇”。

  目前,姚庄已经形成黄桃、蘑菇和大棚蔬菜三大高效农业产业,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新增1000元以上,预计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突破9000元。同时,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启动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北鹤村依托黄桃专业村的产业优势和村庄整治成果,按照锦绣桃园规划,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初展形象,在以发展“农家乐”为主的休闲生态旅游开发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像是伊利的背后联系着数百万的奶农一样,姚庄的品牌农业背后也牵系着众多姚庄农民。”姚庄镇的一位干部称,“因此,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们镇政府的责任。”

  成功经验探秘二

  工业强镇吸引投资者

  嘉善县委书记认为:“姚庄不能止步于农贸型小镇。一个镇的发展,如果没有工业经济的支撑,将会严重制约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2001年姚庄镇委提出要把姚庄发展成为工业强镇时,很多人表示了怀疑:工业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的姚庄,怎么能发展成为工业强镇?

  “良好的区位优势,就是姚庄最初的杀手锏。”姚庄镇党委、政府就这样带动着整个城镇走上了一条建设工业强镇的艰苦之路。打造工业强镇的重头戏就是招商引资。

  当时,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全镇各项工作之首的“一号工程”。姚庄镇党委书记顾林法身先士卒,为了寻找投资,他放弃了几乎所有节假日,奔波于姚庄、东莞、深圳和上海之间。在投资者进入后,甚至还充当了投资者的“全权代理”,从各类手续报批、厂房规划设计到施工班子落实里里外外全部包揽下来,这种“以情招商”一时成为佳话。

  从2001年“招商育人造环境,团结拼搏兴姚庄”,到2003年“招商聚才优环境,求新善谋建强镇”,再到2005年“招商兴文促和谐,统筹发展在跨越”后,明确建设“开放型经济重镇、特色型文化名镇、和谐型现代新镇”的发展定位;从最初的“招商引资”,到现在的“选商引资”,在富有时代特征又符合实际的崭新思路引领下,姚庄从一个传统落后的农业镇发展成为全县、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

  姚庄的工业经济就在镇委政府招商的转变中发生了嬗变:姚庄正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以优化环境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工业功能区平台建设,全面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效能。坚持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加快培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在选商引资过程中,重视了新产业的选择,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引进有规模、上品位、科技型、环保型的企业项目。

  姚庄出现的浙江省第一家、国内第二家在英国上市的太阳能企业——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明证。这是由一家普通企业快速成长为一家被世界认可的高科技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昱辉从筹备上市到成功实现上市仅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姚庄先后劝退了1亿多美元的有可能造成污染环境的项目,充分体现了姚庄致力于发展绿色工业的决心和气魄。

  目前,姚庄工业园区已经引进外资企业67家,合同利用外资2.61亿美元,实际利用1.36亿美元;引进县外内资企业31家,总投资21.65亿元。姚庄的工业经济总量快速上升,今年预计可达72亿元,从以前的嘉善倒数第一,跃到了全县第四。招商引资实绩也连续多年位列嘉兴市前三甲。

  有了工业经济的支撑,姚庄的城乡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观。5年来,姚庄镇政府累计投资2.5亿元,拓展新商贸区,先后建成行政中心、商贸中心(含农贸中心)、中心小学、市民广场、锦绣苑、信用社营业大楼、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大楼、供电所大楼、环保所办公楼、城镇外环线等一大批公益性设施,绿化、亮化、保洁进一步提升。在姚庄新城镇建设推动下,姚庄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并且随着康庄工程的全面实施,姚庄建成了贯通全镇9个村的十分钟三级公交交通圈,在嘉善县第一个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村组道路的硬化率也已达到了60%以上。

  现在呈现在外来者眼前的就是这样一派清新而恬静的江南小镇风光:宽阔而整洁马路通往远方,而道路两边绿树成行,一排排装修雅致的别墅更显示出当地百姓的富足生活。

  成功经验探秘三

  文化载体以文育人

  文化部一位领导认为,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投入明显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为农村群众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到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要实现姚庄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除了区位优势、政策环境、产业基础等要素外,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而文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我们要以文育人。文化活动办得好,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而且振奋了精神、凝聚了人心。”姚庄镇党委书记顾林法这样解释经济发展中文化的意义。

  精神文明在物质文明建设中,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这在姚庄,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大往圩遗址不远处就是2005年建成的展幸村文化活动中心。早晨,广场上就有早起的老人们打拳、舞剑。平时,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可容纳更多的人开展活动。

  近几年,姚庄镇党委、政府以创建文明镇为载体,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全县第一个通过镇村两级基层文化建设考核验收的镇。

  目前,姚庄镇9个行政村,村村建起了灯光球场、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6个村配备了健身器材,是嘉善县第一个实现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满堂红”的镇。姚庄镇拥有镇村两级文体团体15个,人数达200多人,并成立了“求精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心”、镇篮球协会、镇乒乓球协会等5个体育社区组织,拥有学员、会员近百名。随着文化活动的开展,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文化的“化人”功能得到有效提升。如今“建一片球场,少十个赌场;办一次活动,少几十个赌局”已逐步成为全镇干部群众的共识。

  姚庄在文化建设中还注重品位的提升。今年8月,浙江钱江浪花艺术团与姚庄桃乡艺术团就结成了姐妹艺术团,在全省开创了省级文艺团体与乡镇业余文艺团体合作之先河,借用外力提升了姚庄新农村文化品位,同时让姚庄的农村文化有了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姚庄精心组织开展的以“凝聚人、陶冶人、改造人、培养人、塑造人”为核心的“2005大往圩文化年”活动和“2006年嘉善姚庄公民道德建设年”活动,整合了社会资源,创新了活动机制,增强了活动效果。姚庄先后荣获了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体育特色镇、嘉兴市特色文化镇、省级小康型老年体协乡镇等称号。

  5年来,姚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上了三个台阶:先后荣获了市级文明镇、省级文明镇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称号。镇党委书记顾林法也被评为全国首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然而,姚庄的精神文明建设并未止步于现有的各种荣誉面前,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姚庄又全面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在姚庄镇党委的倡导下,通过开展“走出姚庄看姚庄”的大讨论,提炼出了姚庄精神,即“传承文明、团结务实、开拓争先、永葆锦绣”。十六字的姚庄精神是姚庄5年来经验的总结,更是推动姚庄人民继续前行的内在动力。

  我们相信,姚庄镇党委、政府和姚庄人民在这十六字精神的感召与激励下,必然会实现姚庄经济的加速发展。我们期待着姚庄镇的明天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撰稿/李小文 戴光明)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