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刚生产出来的西服,今天在戴取文的手上,几周后很可能会穿在一个英国小伙子的身上。日益活跃的全球化市场,使得中国的企业在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中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
作为市场化程度最深的行业之一,中国的很多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依赖度相当高。而这个行业也一直成为国际贸易纠纷的焦点,遭遇反倾销或是知识产权的纠纷,近年来次数越来越频繁。
“除了原料和质量之外,”梁晓晖说,“近年来,国外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一个产品的第三种价值。”他称这个“第三种价值”,是一种“精神价值”。在耐克和阿迪达斯这样的品牌身陷“血汗工厂”风波的时候,许多欧美的消费者纷纷弃用它们的商品。“人们对产品本身,有着更高的要求。”
今年7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了一批中国企业代表到欧盟考察,乔顿集团总裁沈应琴觉得很有收获。在欧洲,他见到了方方面面的人:EUROTEX(欧洲纺织服装协会)的代表,欧洲工会联盟的代表,欧盟委员会方面的代表。在德国,来自中国的企业家还和PUMA(彪马)集团的副总裁面对面坐在了一起,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市场的反应就是最好的教材”,沈应琴说,“我们听到了鼓励、建议,当然也有不友善的言辞。”无论如何,他真切地感受到,在欧盟这块中国服装最大的市场里,遵循社会责任确确实实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而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形象的宣传。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有关负责人说,让国际采购商和消费者看到了中国纺织行业在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方面所做的努力,“至少是一个良性的信号”。
现在,沈应琴已经考虑到了确保员工福利之外的问题,例如企业的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关照。这一点是梁晓晖很赞同的,“这是企业社会责任应有之义,只不过对于环境问题的规范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国际标准,所以我们不再特别规定”。
“企业要做大,就不能只满足于考虑保障产品质量的问题了。”报喜鸟集团企管部负责人说,“市场逼迫着我们调整,这理应是主动的行为。”今年这家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上已经做了四次大的整改,规范运作的直接效益已经体现出来,最近有两批来自英国和日本的采购商来实地考察后,很爽快地下了定单。
“企业跟国际市场贴得越近,社会责任的意识就越强烈。”梁晓晖说,从这一点来看,浙江的企业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