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大货车为何如此肆无忌惮
· 高速公路整治首日:事故48起
· 公安部A级通缉犯董文语落网
· 征兵监督卡送下乡
· 苏州600多名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同胞进社保
· “偷听上海”记录生活原态
· 珠海3万多名未成年人
可“刷卡”看病
· 义乌35个被骗集装箱货归原主
· 一疯狗连咬九人
八大汉围追堵截
· 当心小偷客串“抱抱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内最大的小商品诈骗案告破
义乌35个被骗集装箱货归原主
  本报义乌11月16日电 (记者 徐晓恩 李晓鹏 通讯员 陈正明) 今天下午,义乌市梅湖会展中心北大门挤满了130多位商户,他们从警方手上领回了从乌拉圭追回的价值2700多万元的货物。这是国内最大一起小商品诈骗案,也是我省首次启动跨国司法协助破获的一起案件。

  3月25日晚11时许,义乌警方接到群众举报,义乌时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代林”自2006年3月以来,向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订购了数千万元的货物后去向不明。警方于3月27日立案侦查,3月31日在广东将犯罪嫌疑人莫荣勇抓获。

  据交代,2005年6月,犯罪嫌疑人莫荣勇(化名“李代林”)伙同香港人吴汉辉、澳门人魏碧秋,未经注册自行设立了“义乌市时代贸易有限公司”。他们先是以小额现金交易的形式,让义乌商户相信其具有雄厚的现金实力,随后便以赊购大宗货物的方式拖欠货款。

  2005年7月至2006年1月,3人向义乌国际商贸城136名市场经营户订购了价值人民币2700余万元的玩具、计算器、皮具、针织品等货物,并于今年3月中旬,将货物分三批装上35个集装箱运往乌拉圭蒙得维的亚港。货物起运后,吴、魏两名犯罪嫌疑人即逃匿境外。

  此案给义乌136家经商户造成2700万元的损失,被称为“中国小商品诈骗第一案”。4月3日,义乌警方经报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请求公安部经侦局协调截扣货物。公安部经侦局当即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分别致电香港、澳门和乌拉圭警方,请其协助核查两名犯罪嫌疑人的下落,截扣货物。

  5月6日,由公安部、省公安厅、金华市公安局、义乌市公安局等组成的6人警官小组飞赴乌拉圭。在我驻乌大使多次交涉下,警官小组终于促使乌刑事法官、检察官、海军稽查分别签署了放行令。10月27日,所有货柜由中远公司运达义乌。

  警方提醒,从这一案例中,商户要吸取先赊货后付款的教训。当前,骗子在义乌市场行骗有三大惯用招数:

  第一招:用假身份租用民房,开办假公司,以外贸生意的名义下订单、收货物,骗取大量货物后,在约定付款前转移货物逃跑。

  第二招:到摊位上订货,答应货到付款,让你送货到指定仓库,骗说前去取款,趁你不注意,连人带货一起消失。

  第三招:先跟你做几次小生意,取得你的信任,打电话让你发货(一般是托运到外地),或是给你发传真,说款已汇给你,催你发货,待你把货发出去之后,发现货款并没有汇到,才知被骗。

  警方提醒,经营户最好改变先赊货后付款的经营方式,对于交易涉及的票据和合同,要向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请教,以免上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