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体育周刊
3  4  
PDF 版
· 中国男排队
能否成为黑马
· 浙江民族体育
竞技寓于娱乐
· 杜伊未及 朱广沪未离
· 奇思妙想的杰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民族体育
竞技寓于娱乐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板鞋竞速”、“珍珠球”、“押加”、“高脚竞速”等民族传统项目纷纷登场,展示了我省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风情。

  穿着“木屐”风驰电掣

  “板鞋竞速”项目就是三个人一组同穿一双类似“木屐”的板鞋,看哪个队跑得快。比赛前,裁判要先严格检查各队的板鞋,板鞋长1米,宽9厘米,厚3厘米,每只板鞋上的三个套脚带子要松紧适度。板鞋竞速时,必须要三人一条心,步伐一致,不然非但跑不快,而且还会摔得很难看。

  比赛随着裁判一声枪响开始,参赛的三名队员得齐心协力,喊着口令,统一抬腿落地,这样才有速度和取得好成绩的可能。赛场上总是笑声不断,这不,湖州队的运动员跑到一半板鞋掉了;绍兴队三个姑娘摔得东倒西歪。

  “板鞋竞速”起源于广西一带的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最早的用途是训练士兵的协作精神和体能。所以,“三人齐心”才是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别看“板鞋竞速”是运动会上的项目就心生畏惧,觉得很难,其实只要掌握窍门,人人都能成为高手。丽水队的教练点出了 “跑得快”的关键:“步调一致有两个窍门,一是口令,一声口令迈一步;二是搭人,后面队员搭着前面队员胯部,这样既可以稳住身体,还能直接感受到前面队员脚步的频率。”

  既简单又有趣的“板鞋竞速”在畲族也是个十分普及的传统游戏,“每年庆祝丰收时,我们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玩这个游戏!从八十多岁的大爷到七八岁的孩子人人参加。”丽水队的钟雷洁回忆,她见过的最壮观的一次“板鞋表演”,“每双板鞋上站五个人,几百组男女老少排成近千人的长龙,一起迈着整齐的步子转圈,那阵势别提有多酷!”

  比赛吸引了不少当地市民观看,一位住在附近的赵洪庆大伯说道:“踩高跷、走板鞋这些老底子游戏我都玩过,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这些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果街坊邻里间也能一起玩的话,不仅能增进感情,还能锻炼身体。”据悉,在浙江很多地方,已经把类似“板鞋竞速”的“板鞋游戏”引进到了家庭运动会上。

  踩着“竹马”如履平地

  初次听到“高脚竞速”,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高跷吗?但武义中学的郑祝友老师却解释,这两个项目看上去相似,其实有很多不同,“‘高脚竞速’所用的高脚马以毛竹为杆,留一截毛竹的枝丫,再用棕榈绳缠绕,做成像鞋套似的踏脚;而高跷则全部是以木制材料做成的,踏脚也是平整的。两者最大的区别还在于运动方式,‘高脚竞速’除了走,还可以快速跑和激烈地对抗,而高跷只能走,顶多慢跑。”

  轻松登上“高脚马”的金华队队员蓝超笑着说:“我的偶像是刘翔,我的目标是在‘高脚马’上也能和他一样‘飞起来’。”话音未落,只见他一溜烟跑远了,远远望去,两脚离地飞奔,还真有点凌波微步的影子。

  “高脚竞速”要练得好,不但短跑能力要强,平衡感也很重要。“我在训练队员的时候,常让他们单脚站立练平衡。这个运动对人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的培养都很有好处,等比赛结束后,我要让所有学生都来练!”郑祝友介绍。

  “高脚竞速”最早流传于湘、鄂、渝、黔四省边界的土家族、苗族,当时在雨天或穿越小溪滩时,就是用“高脚马”做代步工具。如今,“高脚马”作为一项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已经在各地广泛流传,特别在浙江的景宁畲族自治县尤为普及。“我们景宁沙湾镇张庄村很流行玩‘高脚马’,我在读小学时就会玩了。我们那儿家家户户都有‘高脚马’,小孩子长得还没‘高脚马’高时,大人们就抱着孩子走着玩了。”

  每年的“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除了要吃乌米饭外,还要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的“高脚竞速”是“保留项目”。“全村的男女老少边对歌,边围着篝火踩着‘高脚马’绕着圈,还引来不少外乡人呢!”景宁体育局的雷回和说。

  据悉,景宁畲族自治县体育局正在努力把“高脚竞速”项目推向学校和全县人民,让它不仅仅只在畲族普及和开展。雷回和说:“也许在明年的景宁县全民运动会和中学生运动会上,你就能看到汉族、畲族的健儿们同场赛‘高脚竞速’了!”

  (通讯员 徐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