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点以后,旅舍的露天阳台成为大伙陆续“光顾”的地方,“电话时间”到了。
所有到阳台来的人都拿着一只手机。九点以后,长话长聊,每分钟三毛钱,这时候打电话最划算。
即便如此,小喻还是在三个星期内打掉了300块钱,“每天都特别想和家人聊天,好像也没说几句,话费就打完了。”小喻觉得好心疼。带来的2500块钱,现在已经用了一半多,“这是从父母手上拿的最后一笔钱,在找到工作前,一切都要精打细算。”
出门两个月,一向花钱洒脱的刘华学会了节省。从哈尔滨到上海的第一月,他买了好几件两三百块钱的衣服,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但现在,他看到这些衣服就开始后悔,开玩笑说要把衣服卖给旅舍老板换点生活费。
刘华甚至注意到杭州的交通成本很高,“公交车都是两块的,到面试的公司经常还要换好几路车。”如果可以,他希望明天借老韩的电动车去面试。
旅舍里有人回来时带了盒饭,是超市里外卖的那种,里面是猪肉片、长豆角和土豆,4块钱一份,“好便宜,哪里买的,我也吃这个。”小彭还在回忆一个月前那家公司的散伙饭,“上了很多海鲜,特别丰盛。”
出于成年人的尊严,所有的男生都表示即使用完了生活费也不会向家里伸手,小彭来的时候身上带的几百块钱也是向同学借的。
徐佳佳担心父亲的身体,家里靠他做土木工每月有两千块的收入,自己每年七千多的学费已经耗尽了所有积蓄,弟弟的大学学费申请了助学贷款,他希望自己能尽快帮助父亲分担一些经济压力。
呆了三个星期,工作依然没有着落,徐佳佳的心情很郁闷,但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却什么都没说。“我出来他们已经很担心了,说得太苦他们会更着急的。”
深秋的夜,即使是在江南,也露出了几分寒意,皎洁的圆月洒下一地银色。同屋的曾铮想起了上个月的中秋节是在家里过的,月亮和今天的一样,特别亮特别圆。他翻动手机,特意查了一下日历,是农历九月十六。
曾峥说,这两天,特别想家。
“那打算回家吗?”
“两手空空怎么好意思,等找到工作拿到了工资再回去看他们!”
出门在外的孩子,在异乡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也知道了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