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兵参加了3处长城的修筑
义乌兵参与修筑长城,史书上记载并不多,但不久前义乌市志编辑部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义乌兵至少参加了3处长城的修筑:山海关的老龙头、北京金山岭长城、河北抚宁的董家口长城。
长城,东起山海关, 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在山海关有一老龙头,在老龙头有一入海石城。万里长城龙头之龙头——入海长城就是义乌兵所修筑。
《老龙头大事记》载道:“公元1579(万历七年),都督戚继光指令参将吴惟忠筑老龙头入海石城七丈。”此外,在清乾隆《临榆县志》,清康熙及1994年版的《山海关志》中也都有类似记载。
吴惟忠,字汝诚,号云峰。义乌吴坎头人。曾随戚继光身经百战,屡立战功。隆庆二年随戚继光一起奉调蓟镇。隆庆五年,因修长城有功,提升为标下右营游击将军,再升沌营标下左营游击,万历四年(1576),升迁为山海关参将。
400多年前,生产力还相当低下,要在大海中修建石城,其工程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从不言败、知难而进的义乌兵,在戚继光的指导下,吴惟忠“经过实地勘察,并经与富有经验的将士和施工设计人员反复磋商,确定和设计了当时条件下最佳、也是前所未有的海中施工方案,创造性地修筑了这道海中高墙壁垒,完善了这个薄弱环节。”(《戚继光研究论集》)
入海石城的修筑,使整个山海关长城南襟渤海、北倚燕山,从而做到有效封锁海面,控扼要塞,使长城宛如一条巨大的索链,将山、海、关联成一体,构成极为险要的地理形势。
除了入海石城,北京的金山岭长城也是义乌兵修筑的。
万历四年(1576),戚继光开拓三屯营城(今迁西县西北),从此,义乌兵大多居此。金山岭距北京城130公里,是京畿要地,然而在嘉靖年间虽然已经过一番整修,但是并未筑台,加之边墙修得低薄,日子一长,又大多倾圯,无法阻扼游牧部族的武装袭击。于是,从隆庆三年(1569)起,戚继光调配士卒,开始了艰巨的筑台、修墙工程,金山岭长城是其中一段。
金山岭长城,东枕海拔2000多米的雾灵山,高耸起伏,地势雄险。义乌兵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地而异,依山造势,在众山之中,选哪条山脊既可节省修筑经费,又可更有效地起到抵御侵略者的进攻呢?义乌兵进行了充分的勘察论证。在金山岭长城司马台关东的制高点上,建有一台,称“望京楼”,和望京楼相邻的为“仙女楼”,两楼之间有一段直上直下的城墙最为险绝。望京楼西城墙还加筑障墙,即在墙体中加砌两米高的单墙,隔不远又砌一隔墙。这样,在与敌短兵相接时,便可凭障步步为营,可见营造者的匠心。
河北省抚宁县董家口长城,是义乌兵参与修建的又一处长城。董家口长城耸立在燕山东段的崇山峻岭之上,是戚继光上疏修成的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塞之一,护卫“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长城的北翼要塞。在突兀险要的山岭上,筑有16个烽火台,全长近9公里,最高处海拔556米,还筑有3座城堡。
董家口长城依陡峭的花岗岩山背而建,蜿蜒曲折、气势磅礴,纵深防御体系完备,烽火烟墩遥相呼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独特风貌。
不久前,义乌市志编辑部为了收集史料,派人来到了河北省抚宁县董家口长城,在义乌兵后裔的引领下,好不容易在灌木丛中找到了一块长城碑。由于年代久远,碑文已漫漶不清,只隐隐约约看到“浙江金华府易武人……”很显然,“金华府易武人”即“金华府义乌人”。当初义乌兵大多为文盲,普通话也说不准,在功德碑上误记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联想到义乌兵功勋卓著,可记入史册的却寥若晨星,这也在情理之中,可义乌兵修长城之史实却将永远载入史册。
长城脚下的义乌古村落
为了修建、戍守长城,不少义乌兵繁衍生息在他乡,特别是在长城脚下,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义乌村”,他们视长城为祖业,护长城为己任。
隆庆初年,三千义乌兵随戚继光到北京后,修筑长城工程浩大,守边任务也十分艰巨,为稳定军心,朝廷推行“徙民实边”政策,修筑长城期间及其后较长一段时间,允许外地官兵的家属前来随军守边。于是,不少家庭就在这异乡边塞定居下来,世代繁衍成为今天的长城后裔,也形成了义乌籍后裔相对集中的一个个“义乌村”。
在长城脚下究竟有多少义乌村?想当年究竟有多少义乌兵定居在长城脚下?至今未曾有精确统计,历史上也没有任何记载。据秦皇岛市文化局调查表明,秦皇岛境内374.5公里长的明长城沿线,158个自然村有长城后裔聚居。另据清嘉庆《义乌县志》卷四“民兵”条载,万历二十二年,知县周士英在奏疏中称,义乌兵“历年来散于北边、散于闽广者几数万众”。可见,当初义乌兵散落在北方及福建、广东达数万人。
长城脚下有义乌村的信息,最早来自于辽宁省绥中县。上世纪末这个县的曹姓人派代表前来义乌寻根问祖,来人说他们的祖先曹仲举、曹仲高系义乌曹村人,当年跟随戚继光修长城来到北方,在此定居后与王、叶、胡、金等姓的义乌兵后裔联姻,已繁衍了1000多人。
根据这一线索,到曹村查阅《稠岩曹氏宗谱》,果然发现有曹仲高其人,系三房三分派曹士孝之子,其他仲字辈都有后人,惟仲高无后,说明他外迁后未返原籍。
据此,义乌市志编辑部派人专程前往收集资料。在绥中县志办负责同志陪同下,义乌市志编辑部同志来到永安堡乡曹家房子村。这里相当偏僻,是与河北省接壤之处。全村有70多户,大多姓曹。
据地方志记载,除辽宁省绥中外,在河北抚宁长城一线也有义乌村。驻营镇董家口村就是义乌兵后裔集居的村落,至今尚有陈、孙、耿、王、骆等6姓123户人家。董家口长城的一块石碑上,镌有“骆总兵官监修”字样,这个村77岁的骆金山老人说自己就是这位骆总兵官的后人,他至今还能凭记忆向上追述6辈先人的姓名。他时常对小辈们说的一句话是:“我祖上是戍守长城的功臣。”
此外,还有拿子峪、板场峪、梁家湾、城子峪村等,也是长城沿线的义乌兵“后裔村”。
守望长城的义乌兵后裔
日前,在《新华每日电讯》上刊登了大幅照片——“一个农民的20年守望”,一时引起轰动。其他媒体也以不同形式予以披露。想不到,这位农民也是义乌兵的后裔。
他,就是张鹤珊,现住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镇城子峪村。
现年52岁的张鹤珊,20多年来,从长城的义务保护员到政府聘用的长城保护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足迹遍及城子峪那段明长城的沟沟坎坎、角角落落。他几乎每隔两天就上山巡查一遍长城,每次走十几里山路,风雨无阻,每年至少要穿破6双胶鞋。
对守护长城,张鹤珊乐在其中,他从小在长城脚下长大,对长城有种说不清的情感,诚如他自己所言,这一辈子,与长城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
不管遇到什么困顿,不管遭遇什么冤屈,张鹤珊无怨无悔,保护长城的决心坚定不移。远走他乡也好,朝夕厮磨也好,长城是他永恒的情愫,是他长系心头的链结。那么,个中究竟有何缘由?
究其原因,方知他是当年修长城的后裔,而且是义乌兵的后裔。长城大多沿着崇山峻岭修建,因而一路上不仅崎岖难行,而且荆棘丛生,幸好张鹤珊富有经验,随身带了砍刀,他在前面边砍荆棘、边引路。若不是他带路,真不可想象怎样才能找到“……浙江金华府易武(义乌)人……”的长城碑。
同行者走一趟就累得气喘吁吁,可为了守护长城,我们的义乌兵后裔却是长年累月在此奔波。这是怎样一种精神在支撑?除了“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再次得到诠释,还有血缘关系是长城后裔的天然纽带,对长城的诚心守护,是他们天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