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周末特刊
3  4  
PDF 版
· 义乌兵修长城
· 阅读世界六大古文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1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卡拉布利亚国家博物馆……全球14大博物馆携328件展品近日进京展出,古罗马、古埃及、古希腊,印度、美洲、美索不达米亚,世界六大古代文明聚首京城,这在中国展览史上还是头一回。
阅读世界六大古文明
■本报记者 陈燮衡 通讯员 陈丽华
  作为中国第一个以世界文明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展览,为期两年之久的《伟大的世界文明》艺术展,近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向观众亮相。

  全球14大博物馆展品

  展示世界文明历程

  古罗马图拉真塑像、古希腊维纳斯雕像、古埃及狮身人面像、印度湿婆像……走进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厅,犹如跨进了陌生的古人类社会。

  “这块高达2.34米、公元前9世纪的展品,是世界上同类的文物中唯一一件没有嵌入墙体的浮雕。在美国宾夕法尼亚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库房中珍藏了100多年,如今在北京首次公开展示。”“这座高1.73米的贝壳镶嵌柱,也来自宾大博物馆,如今全世界仅存两件。”“这串出土于乌尔王朝皇后墓里的5000年前的首饰,外观细腻、做工精美,完全可以与现代的手工艺相媲美,这上面的珠光宝气,折射出人类早期西亚地区辉煌的文明。”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品,展览大厅的讲解员如数家珍。

  “中华五千年文明非常值得我们自豪,但世界‘五千年’之外的文明我们也需要去认识。只有了解世界古文明,才能避免‘夜郎’的盲目自大,才能防止重走闭关锁国的老路,才能运用世界的多元文明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我们举办这个《伟大的世界文明》艺术展,目的就是想通过对14家博物馆展品的展示,开阔国民的眼界,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使世界多元文明在国际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借鉴。”接受采访的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王立梅馆长向笔者介绍了举办本届展出的动机。

  作为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展品最全、规格空前的世界古文明展,种类涉及雕塑、青铜器、壁画、陶器、珠宝,囊括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8世纪的世界文化遗珍,其中不乏世界顶级艺术珍品。

  中华世纪坛媒介总监石京生告诉笔者:“参展的14家博物馆,有13家第一次来中国,陈列的328件展品。”

  这批珍贵的客人,这次难得的展出,为观众打开了一座深远的时光隧道。

  循着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环形展厅前行,近在咫尺的一件件异国古老的实物展品充满着神秘色彩,两米多高的希腊神石像、笨重的木乃伊石棺、绘制着地下水道的石版地图……它们像一个个长生不老的寿星,以自身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向人们讲述着世界各种古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一具在1954年出土于大金字塔南侧地下的木制船模型,记载着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时代的尼罗河上渡船运输人员和货物的繁忙景象,讲述了法老的遗体从孟斐斯城运到位于吉扎的陵墓以及被拆成1224块秘密地埋入大金字塔南侧地下的故事。在泥板上刻录的楔形文字,不仅清晰地记载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律文书和文学诗歌作品,更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华文明之外的文字起源和文化发展。

  “我已经参观了好几个小时了,是一个展区一个展区,一件展品一件展品地挨着看的。”美妙的感官享受、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这位在北京石景山社区医院工作的医生在这条“时光隧道”中流连忘返。

  “五千年”之外

  世界有多少古文明?

  “古希腊的雅典娜神庙和阿旃陀石窟,埃及的吉萨金字塔与古罗马气势宏伟的公共建筑,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可以说,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不同国家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古文明成果数不胜数。但是,这么多人类祖先的杰作,我们熟知多少?了解多全?”王立梅的这两个问号,在本次《伟大的世界文明》艺术展上都写着十分完整的答案。

  起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产生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诞生于爱琴海域的古代希腊文明、发轫于印度河与恒河的印度文明,以及在美洲不同地区出现的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卡文明……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环形展厅中,世界六大古文明依次排列,图片、浮雕、器皿等在不同年代出土的文物错落有致地安置在不同的空间。倘若能有一架高级的“全景”照相机把它拍成照片,那一定是一张立体的世界古文明分布图。

  印度古文明中舞蹈的天女,可爱的女神,弥勒菩萨,释迦牟尼等一座座栩栩如生的浮雕;希腊文明中创作于公元前500多年的青铜水瓮、人像器皿,雅典风格的金质戒指;属于古罗马文明的大理石罗马剧院模型浮雕,总重1000 公斤;带小天使图案的石棺,总重 880 公斤;白色大理石的角斗士浮雕,总重50 公斤的白色大理石骨灰罐;埃及文明中记录神灵名字的象形文字,写在莎草纸上的“亡者书”,出品于古王朝晚期的梳妆铜质镜子,可防睡眠中受有毒爬行物攻击的木质“枕头”……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像镶嵌在世界古文明图上的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令人目不暇接。

  “看了这个展览,我的心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原来总以为造纸、印刷、罗盘、火药、长城、故宫、兵马俑是人类最伟大的创举,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类早期文明。”展厅出口处,一位手牵着小孙子的老人对此展览感慨不已。

  “像这样珍贵的文物,原先只能在书本、电视、电影上看到,能如此近距离地参观这些实物,真是胜过学校上几十节世界历史课!”这是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记笔记的两位来自河北的青年游客的真切感受。

  “前面这座是古罗马时期图拉真的雕塑,他是罗马帝国最强盛时期的一位元首。图拉真是一位很有魄力的军事家,公元1世纪即中国的东汉时期,他带领军队与邻近的部族交战,使当时罗马帝国的版图不断扩大,现在的地中海就是当时罗马帝国的内湖,现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就是当时创建的罗马城,在这个古城中,现在还有歌颂图拉真的记功柱。”在中厅图拉真雕像前,观众越聚越多,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似乎像在演讲一个情节生动的故事。

  为这次展出,在两年多时间里已经花了无数心血,对每件展品的来龙去脉都烂熟于胸的王立梅形容说,这里一件展品就是一本书。不仅有故事性,还有更多知识性的东西。

  “大家看,这里为什么把图拉真翻译成‘特拉伊亚诺皇帝’呢?当然,许多的书上面也常将‘元首’译成‘皇帝’的,其实,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在中国人观念中,皇权是天赐予的,敬称皇帝为天子,皇位是可以继承的。而元首则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是不能继承的。罗马虽然称帝国,但在罗马的历史上元首的位置基本上不直接传给儿子,有的是军事政变成功后,由军队推选一位元首。因此,对图拉真官衔的翻译,应称其为‘元首’,元首直译应该是指‘第一公民’”。

  以世界文明为主题的

  大型综合展是否会“着凉”?

  “在一个展会上能看到这么多的古文明,真是太难得了。这是我在国外看了很多的展出都没有遇上过的好事情!”对每件展品都要细细看上一遍,而且都要让翻译为他作详细讲解的一位名叫斯克利克的德国游客,是在敦煌游览时听说北京有这个展览而改变行程专门赶过来参观的。

  石京生十分自豪地声称:“世界六大文明集中到一个国家展出,这是前所未有的特例。”据他介绍,这次大型展出活动,整整筹备了两年多时间,为了使世界六大古文明能齐聚北京,从事文博工作多年、曾经在故宫博物院、国家文物局工作过的现任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王立梅馆长万里迢迢赴欧美等国作“文化公关”,说服了全球十几家博物馆携多件镇馆之宝及总保值35亿元人民币的展品,并以免费“借用”的名义来北京参展。然而,面对这样一个规模空前。规格极高的展览活动,王立梅在接受采访中,谈及对两年展览的“人气”预测时,满脸的自信马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联想到今年8月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的《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印象派至现代派精品展》的展览情况,她皱着眉头回忆说:“我们8月份的这次展览,汇集了世界上的43位大师、总价值10亿美元的60件杰作,莫奈、凡高、毕加索、罗丹、摩尔、马格利特……在中国还有哪个展览能有如此多的世界艺术大师的作品?但即便如此的超豪华阵容,开展三个月只有8万人来参观,每天平均不到1000个观众。我汗颜,50元钱的门票看80亿元人民币的展品,一种超值的享受,而且这个展览没有可能再来中国。北京晚报以《印象派大师在北京着凉》为题报道这次展览,这种结果令我们心寒啊!”

  对于印象派大师的“着凉”,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副馆长、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研究员朱扬明博士更是大惑不解。他说,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可我们这里是外行不看热闹,内行也不看门道。这样的印象派大师作品展,连很多著名艺术杂志的主编都没来参观。稀稀拉拉的参观者中,有人不了解博物馆为保护文物而对环境有特殊的国际标准,责怪空调太凉、灯泡太暗,椅子太少。

  一个城市没有高楼可以建造,没有技术可以购买,硬件建设落后一点,用不了多少时间都可以追得上。但文化的落后,精神的贫穷,城市软件与先进国家的距离就不是用钱便可以追得上的。人的艺术素质提升、良好的文化习惯养成,没有几代人的努力是办不到的。

  针对“着凉现象”,文化界的有关专家呼吁:精神贫困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流行病,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展精神扶贫工作!中国有钱人很多,我们不仅要物质上的富裕,在精神方面也要富裕。

  据中华世纪坛有关人员介绍,《伟大的世界文明》展自开幕至今,每天约有1000多人前来参观,随着“文明展”消息的不断传播,参观的人数正在逐渐增多。

  “我们相信,周期长达两年的《伟大的世界文明》展,不会像‘印象派大师’一样着凉。”石京生对本次展出的前景抱着乐观态度。

  据悉,“世界艺术馆”为了世界六大古文明最大范围的传播,正在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将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到馆内开办系列专题讲座;为观众配制英汉等多种语言的“电子导游”;编辑发行少儿版与成人版两个版本的《中华与世界文明图表》和《文明的河流》图册,为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对比、联系提供简洁、直观的信息;在百度网创建相关词条,给网民提供相关搜索资源。同时还在百度网上开设网民与专家对话的在线互动平台。此外,还将分期分批组织中小学生前往参观,组织北京市的初高中学校进展馆结合展品实物向青少年面授世界古文明知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