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别让“旅游热”掏空古村落
· 古村落:发展旅游业不是惟一出路
· 一座古村落的变迁史
· “新农村”也可以是古村落
· 一个“难倒”专家的课题
· 别让古村落沦为“磨光的金币”
· 古村落:发展旅游业不是惟一出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别让“旅游热”掏空古村落
  现在有些古村落景点内,游客在老乡家门口的水井里舀一瓢水喝,也会被索要一角钱。就一角钱,古村落可亲可爱的乡情民风顷刻间荡然无存

  中国文物和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说,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村落,西安、洛阳和北京等都是从村落发展起来的。他说:“一个古村落的居民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那里有创业始祖的记载和传说,有古老的遗训族规。而且古村落的先民在村落选址、建筑与环境营造方面,运用古代堪舆学的理论,择吉而居、顺应自然、合理布局,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而,一座古村落绝不仅仅是一个古建筑群,它更是民族深厚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张安蒙认为,适度地对古村落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合理的,而且还可以促进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但是,在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时要进行科学规划,要以不破坏古村落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为前提。

  张安蒙对一些古村落大张旗鼓发展旅游业表示担心。她说:“当古村落成为景区以后,停车场、餐饮设施、宾馆和道路交通建设不可避免。大型停车场、宽敞的水泥路和功能完善的宾馆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却破坏了古村落独有的儒雅和幽静、清丽和妩媚。”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古村落成为“景区”后,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乡风民俗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一把花生一杯茶,都成为有价商品。家家的门头成为餐馆、宾馆和小卖部。只要掏钱,游客可以推开任何一栋私家宅院参观拍照。

  市场经济的“一分利”观念深入人心。现在有些古村落景点内,游客在老乡家门口的水井里舀一瓢水喝,乡亲们也要向来客索要一角钱。张安蒙说:“就一角钱,古村落可亲可爱的乡情民风顷刻间荡然无存。”

  法国文化部建筑遗产城总监裴杰明认为,对包括古村落在内的文化遗产,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与其保护,不如管理”,保护肯定会死亡,而管理则能注入真正的生命力。他强调,对古村落的开发,不能局限于旅游一项。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和新兴产业崛起,各类垃圾成为威胁着古村落环境和水资源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院长周俭也反对盲目发展古村落旅游业。    

  他说:“对古村落而言,发展旅游并不是第一选择,更不是惟一选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