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先寻好安置点
再端走无证摊
· 在浙江务工蛮安心的
· 久违了,纳鞋底
· 哈尔滨公交站台
挂出劳模照
· 龙游警方破获
系列盗车案
· 赶上“狗年两头春” 又要紧追“金猪年”
· 追问德清“草根奖”
· 孙健如同志逝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个县何以有这么多平民百姓设立的奖项?色彩纷呈的民间评奖,引发了人们对它的关注与探究——
追问德清“草根奖”
本报记者 胡 振
  在今冬参军应征进入高潮之际,18位德清籍立功军人的亲属被请去县城领奖。一个从乡村船坞走来的退伍兵,以个人的名义,向这些军属颁发了第4届“拥军奖”。

  这个奖项,是三合乡农民刘志国于2002年出资1万元发起创立的。像这样民间个人设立的“草根奖”,在德清县还有“孝敬父母奖”、“环保奖”、“见义勇为奖”、“残疾学子励志奖”、“交通安全奖”、“外来人员风尚奖”等,而且还成立了县民间设奖协会。

  场面因陋就简,奖金不算丰厚,无论是颁奖者,还是受奖者,都是平凡的百姓。德清有如此色彩纷呈的民间评奖,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探究。

  谁有资格“设奖”

  设奖者并非大款,而是农民、退休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民警和个体户,他们手头并不宽裕。

  可是,他们都有热心公益、行善助人的记录,有不错的口碑。他们总想做点好事,但前行中犹感不足,于是试图以人格的力量向社会发出呼唤,呼唤多一些人携手共进。因此,他们想到了容易引发公众关注的评奖活动,期望通过道德评估和道德褒奖,营造一种推行社会和谐的效应。

  年愈古稀的朱天荣本该颐养天年,可他下工厂、走学校宣传废电池的危害。当他发现应当“唤起全民意识”时,便掏钱设立了“天荣环保奖”,把近百名环保志愿者和数千名学生汇集在一起,5年回收25万节废旧电池。

  东阳籍建筑业个体户斯正良来到德清创业,经常接济漂泊异乡的务工者。他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带动许多人一起来做好事。”他创立“外来人员风尚奖”,就是在民工群中拔擢助人为乐的同行者。

  下岗女工钱立玲自费六次奔赴青藏高原和西北戈壁慰问德清籍战士,在家乡与边疆哨卡之间架起了拥军通途。去年年底,她出资设立“残疾学子励志奖”,帮扶残疾学生和残疾家庭子女上大学。她说:“设了一个奖,就有一个吸引社会视线的热点,等于有了一根旗杆,可以汇拢许多人为残疾人行善。”

  靠卖鱼虾为生的残疾人徐燮荣,看到钱立玲的善举,萌动了设立“见义勇为奖”的意愿,问:“我有这个资格吗?”钱立玲快人快语:“有人品,有爱心,善良正直,你就有资格!”

  “草根奖”有多少分量

  民间设奖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公正,能否排除个人亲疏好恶的因素?人们的诘问,意在质疑“草根奖”有多少分量。

  记者了解到,德清的“草根奖”:设奖出于个人,评奖属于社会。

  像“拥军奖”的获奖名单凭的是三等功以上的立功喜报,“残疾学子励志奖”依据的是大学录取通知书,而其他奖项,则主要靠百姓推荐,百姓评选,最终由百姓认可。

  百姓就用心里的那杆“秤”,称出自己敬重的人和事,同时也在衡量自我,见贤思齐。

  太平村村民马福建有感于“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现象,发起了评选“孝敬父母奖”。村里有个夺婆婆饭碗的泼媳妇,看到邻居儿女捧回奖来,想想人家无非做了尽孝服侍的家常事,她怦然心动,跟人说:“没什么难的!这是一个女人可以做到的,我会做得更好!”三年后,这个农妇今非昔比,竟也榜上有名。

  在上柏交警童溪水看来,“草根奖”无非是由单人行善变成劝世行善。在他管辖的地段,当初车祸多发,3年里被撞死5个村民,为此他设立了“交通安全奖”,让获奖者现身说法。令人惊讶的是,附近村庄后来成了“省交通安全达标村”。童溪水认为,“草根奖”的分量,说白了,那是兄弟间彼此“拍拍肩膀”分量。有时候,这奖那奖,无非就是“夸奖”。

  他告诉记者,现在常有村民跟他招呼:“阿水,我也很遵守交通规则的,什么时候给我奖一奖。”

  “草根奖”能持续多久

  “草根奖”靠民间自发形成,无偿性动机显而易见,此类奖项的变更以致停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奖个人的意愿,有可能“一岁一枯荣”。

  事实上,1997年最早设立的“孝敬父母奖”已经9年了,其他一些奖项也有三四年了,如今看来,绝大多数运行正常,每年或隔年定期评奖,奖励金账户也少有空白。

  县文明办主任车瑞荣告诉记者:“民间奖的不断涌现,体现了向往和谐、营造和谐的平民责任,起到了政府部门不可能全部覆盖的积极作用。所以从一开始,我们的态度就是引导、扶持、培育,而不是任其‘昙花一现’。”

  据了解,当某个“草根奖”进入评奖程序时,县文明办同志就忙着协调本地媒体进行适度宣传,免费刊播推荐人选的事迹,并出面聘请评委;举行颁奖仪式时,他们酌情邀请县领导出席。有的设奖者租用会场有困难,他们就联系借用有关单位的会议室。今年,在他们的联络之下,很少往来的设奖者围坐在一起,组建了协会,尔后又对设奖、评奖、颁奖和受奖等细则进行了规范。

  现在,某些限于乡村的奖项,正在酝酿将评奖范围拓展到全县;同时,一批新的奖项又在筹划之中。乾元镇居民钱素春以“爱心好市民”著称,曾在河里抢救了21名溺水者,不久前她就提议设立“爱心奉献奖”。如今设奖要先向协会申请,须经审查评奖规则、奖金来源等等。

  “草根奖”为平凡喝彩。据县文明办同志预计,到明年很有可能超过20个奖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