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放大农民的声音
· 瑞安农协的乡村合作实验
· 农民本身有良好信用
· 政府部分让渡涉农资源
· 集体商标虚拟经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集体商标虚拟经营
农协要成为农业合作主流平台
  在“大日红”牌毛芋上,也打上了“瑞农协”的字样。林志寅是考虑过的,他把自己乡里的毛芋卖出去,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农协的集体商标。

  倚仗这样的推广路径,先是借助知名的农产品打市场,然后履行集体商标的初设职能,形成品牌辐射力,是瑞安农协当下的设想。

  农协的集体商标,目前由农协流通部负责运作,而流通部的资源,基于源于农村供销社的系统和网络。“以农协的名义联购联销,对本地拳头农产品进行集中推介,”瑞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室主任方琦敏说,“集体商标的虚拟经营,也是一种探索。”

  作为“农村合作的主流平台”,农协也力图实现各个领域的拓展。瑞安市供销合作社主任留少良认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加入协会后,通过协会的网络可以获得全市专业农户的信息,供销社对这些专业户的服务会更加主动。

  5月,瑞安市顺泰毛芋合作社改组提升为顺泰中心合作社,把合作内容扩大到了农资购买、产品销售、土地流转、资金合作等领域。“三位一体”的模式,在顺泰最先得到了实践:社员通过农协的信用部获得信用评级,取得信用贷款。社员在购买农资时可以赊账,并从毛芋成熟上市后的收购款里付清。又借助瑞安农协另一个会员——梅屿蔬菜合作社的市场网络,拓宽毛芋的销售渠道。同时在农协科技部的牵线搭桥下,有一批科技特派员常驻该社。

  为了农民地里的毛芋,顺泰乡党委书记孙锦声专程去过浙江大学,找专家,要技术。而农民自己的专业合作社组织,扮演着一个经济共同体的角色,现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把“篁社索面”推向市场,也多少借助了农协的力量。索面,是一种温州地区驰名的地方食品,但保鲜技术一直是个难题。近日,索面合作社与浙江大学食品系专家签订8万元的协议,对此进行研发。“合作社出面,交了2万元的定金,技术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瑞安市马屿中心供销社主任王钏奉说,“单个农民,显然很难承担这样的风险。”

  每年,从顺泰乡运出去的毛芋,远远超过了当地的产量,这里的农民已经开始购买周边乡镇的毛芋。做大了的毛芋合作社,开始向周边乡镇辐射。

  “瑞安农协的毛芋专业委员会,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35岁的林志寅,成为毛芋专业委员会的第一届主任,这个专业委员会的成员有合作社代表、产销大户、技术能手,范围已经覆盖了全市9个生产毛芋的乡镇。“以前你种你的,我卖我的,”林志寅说,“现在全市种毛芋的,卖毛芋的,都能聚到一起找技术、创品牌、闯市场。”

  “合作社是农协的基本会员,农协提高了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乃至整个合作经济的地位,”农协执委会主席助理周纲说,“依托农协设立专业委员会,使农民专业合作在纵向上得以延伸,又降低了延伸的组织成本。”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