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京剧《宝莲灯》未演先“热”
· 德清83岁老农
22年写村史
· 丝绸文化
添新景
· 宁波发现中国最早出版的钢琴曲集
· 全球五大长寿之乡中国有二
· 国奥新洋帅处子秀赢了
· 费德勒迈出冲冠第一步
· 万马男篮、广厦男篮将走进校园
· 三千多人环湖跑迎奥运
· 2比3不敌荷兰队
中国队仍侥幸跻身八强
· 你写论文,我们免费帮你找资料
· 国家队长沙首训:“黑灯瞎火”抓细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桑田野话到乡村小戏
德清83岁老农
22年写村史

  本报德清11月12日电 (记者 刘慧 实习生 郭鑫妮) “关于白彪村地名的来历,有三个传说,根据老辈的口承,这里原名高地,又分为东高地与西高地两村。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后来改称为现在的东村和白彪村……”今天,这部12大开本、近20万字、分12个章节的《德清县士林镇白彪村村史》整整齐齐地摞在村委会的办公桌上。与其他村史不同的是,这部村史是83岁的老农车建坤22年来笔耕不辍的结晶。

  翻开这部村史,从桑田野话到民间故事,从顺口溜、打油诗、山歌民谣到乡村原始小戏,从旧社会各地流浪的“挑箱班”,到杨筱楼等一代代艺人对滩簧戏的发展,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老人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字里行间无不倾注了老农对故土家园深深的热爱。

  车建坤老人是土生土长的白彪村人,年轻时随父学习医药,曾当过教师,后一直在村里务农。老人从年轻时起就爱好民间故事,被村民们称为会讲故事的人。他热爱写作,曾参与过《德清县志》、《士林镇志》的编撰工作,在编写这些志书的过程中,他发现白彪村历史上名人辈出,人文底蕴十分深厚,萌发了为父老乡亲立碑书传的想法。

  老人回忆说,在他童年的时候,父亲就将本村名人故事屡屡讲述,村中长辈亦曾在茶馆酒肆将村中轶事作“传奇”式的演绎。“这些零星的只言片语反映了我们村里的历史,如果不纪录下来就失传了。”然而事过境迁,年深月久,许多事迹已然印象模糊。车建坤走乡串户,走访了许多老人,把老一辈的事迹、有价值的村史以及原汁原味的生活记录下来。

  当我们告别车建坤的家乡白彪村时,一座“名人馆”赫然映入眼帘。村民们自豪地告诉我们,这个“名人馆”是今年10月刚刚落成的,就是根据车建坤所写村史的其中一个部分而建的。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说,名人馆建成以后,有关白彪村历代名人的记载就不再散佚在各种典籍、志书之中,有了一个集中展示的场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