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面对万元现金不动心
· “按套计价”时房屋面积缩水
· “我们能帮的尽量帮”
· 社区怎样做到文明养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购房者请注意
“按套计价”时房屋面积缩水
  据新华社电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注明了房屋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交房办证时业主才发现房屋面积竟“缩水”超过11平方米。日前,福州市中级法院对这起业主要求开发商偿还面积差价款的案件作出终审判决:房屋是“按套计价”,约定的面积仅具有参考作用,开发商不承担赔偿责任。

  2003年8月,陈先生与福州一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买卖的商品房建筑面积为191.40平方米。合同还约定,计价方式与价款按套计算,总价为64万元。

  合同订立后,陈先生依约支付房款,开发商也交付了房屋并帮助陈先生办理了产权证。根据产权证的记载,房屋面积为180.17平方米,比约定面积少了11.23平方米。陈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偿还面积差价款。

  福州市中级法院指出,经调查,该商品房属于现房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按套计价”。根据建设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按套(单元)计价的现售房屋,当事人对现售房屋实地勘察后可以在合同中直接约定总价款。尽管合同注明了房屋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面积,但并没有对该面积确认和面积差异处理的约定,写在合同上的面积数据仅具有参考作用,不能作为计价依据。因此,开发商不承担补偿面积差价的责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