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综合新闻
3  4  
PDF 版
· “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
· 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
· 年轻一代传承优秀民间艺术
· 卡拉OK使用费标准确定
· 要闻简报
· 杭城市民万人
健步走喜迎奥运
· 我国七成以上人口
受到多种灾害严重威胁
· 浙报集团举行第三届职工健身运动会
· 中国致公党机关建设
工作会议在杭召开
· 光棍节,结婚的人有点多
· 水绿山青人怡然
· 东亚行政法学会第七届
国际学术大会在杭举行
· 胡锦涛讲话单行本出版
· 钱学森院士先进事迹展在杭开展
· 美国专家在杭施行手术
· 五年内向世界译介百部精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省群星奖少儿舞蹈大赛令人欣喜
年轻一代传承优秀民间艺术
  本报海宁11月11日电 (记者 陈扬渲 通讯员 刘秀杭) 今天下午,2006浙江省群星奖少儿舞蹈大赛在海宁开赛。作为我省参加“八艺节”和角逐全国群星奖的一次选拔赛,本次大赛涌现了不少优秀之作。更令专家感到欣喜的是,一些优秀民间艺术也走上了赛场,由全省各地的少年儿童全新演绎。

  浦江县实验小学16位二年级学生表演的《魁趣》一出场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表演用的竹编扁灯笼,一面绘有婺剧人物脸谱,一面是浦江的剪纸,这两项都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灯笼更不简单,它取材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板凳龙里的酒坛灯,打开之后又成了表演用的面具。小演员们生动活泼的表演,博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浦江县文化馆的徐颖介绍说,《魁趣》是根据浦江的民间舞蹈“跳魁星”创作而成的。她说,让广大学生了解、学习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有利于文化传承。

  笔者发现,本次大赛有不少节目都融入了民间艺术的元素和表演形式。嘉兴市城南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把打年糕的民俗搬上了舞台;桐乡市文化馆选送的《瞻瞻的脚踏车》取材丰子恺的漫画,富有童趣和江南风味;长兴县实验小学则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展现在观众面前。

  舞台上的精彩演绎,源于我省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把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引进了课堂,让广大学生了解和学习。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的应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所以保持文化的地域特色非常重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