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国际要闻
3  4  
PDF 版
· 拉姆斯菲尔德去职
· 中国明年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 中方认为日方没必要表示关切和忧虑
· 对新保守主义的质疑
· 中国积极发展与中美洲各国关系
· 希望新一届美国国会为中美关系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 吉总统签署宪法修正案
· 哈马斯首次威胁
袭击美国在中东目标
· 视察俄情报机构
普京小试枪法
· 普京小试枪法
· 欧盟委员会提出欧盟扩大新战略
· 61届联大再次敦促
美国结束对古巴封锁
· 日本在野党要求罢免外相
· 陈冯富珍当选
世卫组织总干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对新保守主义的质疑
  美国政治观察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把这次中期选举同12年前的中期选举相提并论。在那场大选中,共和党夺取了民主党掌控50多年的众议院控制权。从那以后,共和党不仅在2000年大选中夺取白宫,而且在2004年大选中同时拿下了白宫和国会两院,将保守主义革命推到了巅峰。

  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还是外交政策领域,共和党保守派的掌权带给美国的变化都堪称是“革命性的”。在政治上,共和党人利用“9·11”事件的冲击,在国内强力推行《爱国者法案》,在反恐的旗号下制造伊拉克“虐俘门”、关塔那摩战俘营以及欧洲“黑狱门”等践踏人权的事件;在经济上推行“劫贫济富式”的减税政策,放任国际能源价格的暴涨;在社会政策上强化宗教保守主义思想,反对堕胎、同性恋和枪支管制。

  “保守主义革命”在安全和外交政策领域的表现尤其显著。以切尼、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老保守派和以沃尔福威茨、博尔顿为代表的新保守派,实际上联手主导了布什第一任期的对外政策。他们将美国外交引向了先发制人打击、单边主义以及扩展民主的所谓“布什主义”路线。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共和党同时控制了白宫和国会,美国政治系统的立法对行政的制衡机制实际丧失效力,国会变成了给白宫背书的橡皮图章。因此,今年的中期选举虽然只是立法机构的选举,但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对共和党保守主义革命的“全民公决”。

  喧嚣美国政坛多时的中期选举终于落下帷幕,美国民众以选票“惩罚”了“冷酷的右翼极端保守主义者”。民主党对参众两院的控制,拉姆斯菲尔德的离职,或许标志着新保守主义者黄金时代的终结。 余万里

  (《人民日报》供本报专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