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马儿”快跑背后的猫腻
· 杭州开展专项犬类整治
· 福州为参与打击“两抢”
群众颁发奖金
· 紧急营救
· 教你如何带好孙辈
· 谁来关心农村“留守妇女”
· 父母要求儿子赡养
儿子要做亲子鉴定
· 帮你读懂婚恋的表情
· 万元整容除胎记
只为参军圆美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家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得大于每小时20公里。然而街上“风驰电掣”的电动车竟达到每小时40公里,甚至更高。记者深入采访层层揭出——
“马儿”快跑背后的猫腻
本报记者 余勤 通讯员 陈建能 廖小清
  本报昨日刊发《电动车为何成了新“马路杀手”》, 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记者从众多读者来电中发现,大家议论的焦点集中在一个问题上——理应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却屡屡发生“撞死人”或“被撞死”现象,主要原因就是超速。

  电动车接近轻摩的速度

  根据杭州市交警支队事故预防科的数据分析,今年以来,杭州市发生的所有涉及电动车致人死亡交通事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电动车在慢车道或人行道“奔驰”,撞死行人或自行车驾驶者;二是电动车违法驶入快车道,由于车速快导致刹车不及,酿成车祸。显而易见,除电动车主违反交通法规外,大多数车祸的发生都因为车速太快。事故预防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交警部门曾做过测试,目前某些路段的电动车平均时速达到每小时40公里,有些骑车人高速行驶时,时速超过50公里,已接近轻摩的速度。”他说,超速的电动车,已经成为街头公害。

  然而,根据我国颁布施行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大于每小时20公里。那么,电动车是如何达到每小时40公里,甚至更高的车速?这些“狂飙”的电动车又是怎样上路的呢?

  “限速线”背后的奥秘

  今天上午,记者由一位业内人士引领,在庆春路上的十几家电动车专卖店里找到了答案。

  在一家专卖店里,店主正推着一辆电动车向顾客推荐:“这车速度快,每小时可开到40公里。”顾客打开电源一试,确实电动车转速能达到每小时40公里,可说明书上却清楚标明——最高时速仅为20公里。见大家一脸困惑,店主指着车底座两根绿色的细电线说:“其实,就是这根‘限速线’在起作用。把它拔掉就可以达到时速4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他说,说明书都是为了取得生产许可证给检查人员看的。

  这么做不就违反了国家规定吗?店主回答说,在电动车行业,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再说,买电动车的谁选跑得慢的?卖国家规定标准的车,我这店就该关门了。”

  自行车刹车竟装在电动车上

  更让人吃惊的是,据该业内人士透露,还有少数电动车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而偷工减料,也有不具生产资格的个体作坊加入制造行列,这就增加了电动车的不安全性。

  他告诉记者,表面上看样式差不多的电动车,其实差别很大。他以电动车主要的四大部件基本成本举例说,使用期在2年左右的电池一般成本需要300元、保证能够工作5年以上的电机成本是280元、而要使用4至5年的控制器和充电器则至少要花费120元。但是一些贴牌生产的电动车厂家,为了追求利润,这几个主要部件的成本加起来可能只要上述总价的三分之一就组装起一辆电动车了。

  他说,一些市民时常会抱怨自己的电动车刹车系统不灵,这是因为一些生产厂家将自行车的刹车装置安装在了电动车上,而两种不同车型的刹车装置成本相差十几倍!

  异地上牌“曲线上路”

  记者从杭州市车管所了解到,除了一些电动车生产商、经销商只图利润,将社会责任抛之脑后,分别在“限速线”和刹车装置上做手脚外,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车都存在“摩托化”的趋势,而且重量也超标,造成诸多安全隐患。但是从今年初开始,一些问题电动车为了逃避执法部门的检查,采取在杭州以外地区上牌的对策。

  据车管所一位负责人介绍,在杭州地区购买的电动车只能凭车辆购买发票、车辆合格证以及本人身份证到杭州市车管所上牌。车管所将根据由省技术监督局与自行车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制定的“电动车准许上牌光盘目录”,对该电动车厂牌、型号核对合格后,方能审批上牌。他说,由于审批手续严格,一些超速车主便动起了歪脑筋,异地上牌,这就使部分“狂飙”的电动车堂而皇之开上街头。

  (本报杭州11月6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