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不妨有个“民生指数”
· 冷空气来袭 出门要添衣
· 为低保户系“安全带”
· 浙江个私企业“钟情”现代农业
· 慈溪企业首发慈善助医卡
· 工作计划上墙 肩头压力加大
·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被评为“全国示范保护区”
· 第八届中国塑料博览会在余姚举行
· 象山企业“下脚料”里淘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11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象山企业“下脚料”里淘金
此举还解决了水产加工中的污染难题
  本报讯(记者 蒋一娜 周松华 象山县报道组 孙建军) 鱼头、鱼刺、鱼内脏……这些本来污染环境的水产加工废弃物,经象山一些企业用生物科技一处理,变成了鱼类水解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还解决了鱼“下水”污染环境的难题。

  日前,笔者在宁波超星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产品陈列室,看到了鱼浸膏、水解蛋白粉、鱿鱼肝粉等产品。它们全部由水产加工废料提炼而成,能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医药产品。“这些产品原料低档,价格不菲,仅目前需求量最大的鱿鱼肝粉每吨的价格就在7000元左右,虾提取物价格更是高达每吨数万元。”超星公司总经理叶再府解释。据了解,在东南亚和欧洲,这些产品的年需求量达上万吨,去年超星公司的产值突破6000万元。

  石浦镇有40多家水产加工厂,水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尤以众多小鱼粉加工厂的污染最为严重,曾使当地居民苦不堪言。金山村村民戴松宝说:“过去空气里到处都是鱼腥味,实在太臭了,夏天我们都不敢开窗户。”

  “吃废”企业使当地的环保难题迎刃而解。他们派出专车到各个加工企业、小作坊,以1000元一吨左右的价格回收水产品“下脚料”,人们再也不随便乱扔了。目前,这些企业之间已初步建立起一套水产品循环利用体系:一条鱼首先在水产食品企业进行加工,产生的低值原料、蒸煮液等作为饲料企业的原料生产液体鱼蛋白饲料、有机堆肥等,而鱼鳞、鱼皮、鱼骨等“下脚料”则统统被海洋生物制品企业消化,生产出高附加值的鱼溶浆、胶原蛋白、甲壳质等产品。为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污染,超星公司、东方水产公司等还自行设计开发了全封闭的生产线。

  象山的“吃废”企业现在每年要消化水产品废弃物10余万吨,不仅“吃”光了象山的水产“下脚料”,还惠及舟山、青岛、厦门等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