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的要求,用一次次执政为民的战略部署、一个个亲民惠民的重大举动,不断促进我省社会和谐,让全省人民感受和谐。
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而显现的资源要素的制约和内外市场的约束,暴露出浙江发展中“先天的不足”和“成长的烦恼”,旧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寻求一条新路。省委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如何在高起点上永立潮头,率先实现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谋划新一轮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八八战略”。“八八战略”完全符合浙江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浙江新时期实现新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构筑了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平台。近几年来,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成了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各地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科学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做好“十一五”开局起步的各项工作,在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呈现出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增长方式加速转变、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喜人局面。浙江经济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指出:“没有平安的浙江,就没有和谐的浙江、繁荣的浙江。”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从“大平安”的角度统筹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作出了《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这几年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成了我省落实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走在前列的一个重要载体。
按照省委的部署,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开展了“平安建设”活动,“平安绿洲”的和谐之美,在浙江大地处处显现:社会政治持续保持稳定,社会治安状况逐步好转,安全生产事故有所下降,社会公共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不断改善。据国家统计局测评,我省群众安全感从2004年的92.33%提高到2005年的96.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9个百分点,是群众最有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入手,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尽力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在全国率先推行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3%,专门制定了加强农民工服务和管理的政策文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浙江的活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上。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我省把法治建设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对建设“法治浙江”作出具体部署。
近年来,依法治省工作不断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代表小组召开座谈会、设立电子信箱和人大网站、建立代表工作室等新制度,促进了代表和选民之间的联系;基层民主建设日趋制度化、规范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省也得到完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情况协商和通报制度、谈心交友制度等不断完善;地方立法机制初步建立,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适合浙江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不断完备,仅“十五”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共通过地方性法规120件;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行政执法逐步规范,政府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十五”期间,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35件,制定政府规章73件;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司法公正。
“法治浙江”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浙江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传统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一张宏伟的文化发展蓝图呈现在浙江人民面前:围绕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等“八项工程”,加快建设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四个强省”。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之成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之“魂”、行动之“灯”和工作之“纲”。基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的创造性实践,省委认真提炼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激励全省上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我省把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创建网上技术市场,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引进大院大所,借助“外脑”增强科研能力;推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均衡城乡教育发展……一系列的创新之举,使我省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把文化大省建设落在了实处,增强了我省的文化软实力。在先进文化的滋润下,浙江人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劳动技能、行为方式等较过去有了很大变化,爱国爱乡、求知识、讲文明蔚然成风。
生态,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亮点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省以扎实的生态省建设成果,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书写着新的篇章。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列入“八八战略”,把生态省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作出了对国家、对浙江人民、对子孙后代的庄严承诺。
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从组织机构的建立到工作责任的层层落实,从生态规划的全面编制到配套政策的相继制订,从资金的投入落实到重点项目的建设推进,上下齐动,全民参与到这场生态革命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发展理念已融入到各地党委、政府决策的全过程,生态文明已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
据中科院研究分析,浙江省的环境支撑能力连续3年位居全国前茅。在我省经济继续保持每年以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而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这些生态战略的实施,让浙江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
党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集全社会之力,而执政党更是其中的关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省委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党委把和谐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使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工作方式、领导体制、执政方式更加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习近平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把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之中,不断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基础,通过党内和谐引领和促进社会和谐。”基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省调整和整顿基层党组织4414个,找到流动党员10.5万余名,新建基层党组织4098个,全面建立党员创业承诺制和“双带”绩效公示制,安排3.5亿元财政资金解决集体经济薄弱村活动场所问题,专门下拨1亿多元财政资金解决村干部误工报酬问题,对全省3万名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了慰问帮扶……各级党委坚持提升活力、固本强基,解决了一批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