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南非商人感言
中国使我生意兴旺
· 中国非洲,梦想在交流中成真
· 非洲小伙郝歌的北京幸福生活
· 孔子当起中国形象大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孔子当起中国形象大使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随着中非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非洲也开始出现学习汉语的热潮。面对日益火爆的汉语热,中国先后派出400余名教师,帮助非洲开展汉语教学。2005年,一种新的汉语教学方式又在非洲诞生。

  2005年12月,肯尼亚内罗毕孔子学院成立,这所学院是由中肯双方教育部合作,中国天津大学承办的。这也是非洲的第一座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宋丽娴回忆当时的情形十分感慨:“我们来这里也觉得责任重大,压力很大,但是责无旁贷。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架起中非教育交流史上的一座桥梁。”

  比起刚刚开办的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汉语教学的历史则要悠久得多。作为非洲第一个正式设立中文系的大学,现在在这里学习中文的学生越来越多。

  然而在1958年中文系刚刚成立时,情况却大不相同。因为学习中文的学生太少,中文系曾经一度停办。1979年,在中埃政府教育协议的帮助下,困境中的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向中国派遣了5名留学生,迈出了复兴中文系的第一步。现任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主任的易卜拉辛就是其中的一个。

  199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易卜拉辛担任了艾因夏姆斯大学的中文系主任。也就是在这一年,易卜拉辛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们决定,1994年招100个学生。”

  易卜拉辛扩大招生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些人的疑虑,这么多学习中文的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吗?

  易卜拉辛胸有成竹,因为那时候在中东、在阿拉伯国家只有他们这个唯一的中文系,“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中文系的毕业生没有失业的,这也说明中国和埃及在各个方面关系密切,而且还在不断发展。”

  埃及著名汉学家阿卜杜拉·阿齐兹教授就毕业于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早在1978年他就前往中国求学,并在北京大学完成了自己的硕士和博士学业。留学期间,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着手研究孔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此后十几年时间里,阿齐兹教授穿梭于中国和埃及两地。在北京工作期间,阿齐兹教授结识并娶了一位中国太太,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一个11岁的女儿,和父亲当年一样,小姑娘现在往返于埃及和中国两地,成为一个地道的埃中文化和友谊的结晶。

  孔子,这位2500年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2500年后的今天,走进了非洲人民的视野,成为21世纪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大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