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为了鼓励“留守”农民多种田,科学种田,丽水各地均推出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让种粮大户“名利”双收。缙云县种粮大户施德富两年前种粮面积只有20多亩,今年超过了200亩。除了规模种植效益可观外,让他更加动心的是,去年该县对种粮大户推出了重奖政策,凡种植早稻面积超过100亩的,奖励3万元。在青田、遂昌等一些偏远山区,政府还降低了奖励种粮大户的门槛,对1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也采取了补贴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本报讯 (记者 聂伟霞 施龙有 通讯员 项文渊)又到秋收季节,24岁的缙云县种粮大户施洪一脸喜悦。10月12日下午,他种植的60多亩稻谷全部收割。施洪说:“去年我返乡种田,收入比在广东打工3年还高。”
“如今政策好,种田越来越划算!”施洪感慨不已,今年他共种早稻和晚稻131亩,收粮5万多公斤,扣除开销成本,再加上种粮补贴和县里的奖励,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
种得越多,效益就越可观。近年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引导下,人均耕地只有半亩的丽水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尤其是一些“留守”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复种粮食成为种粮大户。此举有效地防止了土地抛荒,两年来,种粮大户共复垦抛荒地5000余亩。目前,丽水市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已达3000户,比2004年增加了一倍多。随着种粮大户不断增加,丽水市粮食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增长态势,两年来,全市增加粮食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彻底扭转了连年下滑的局面。
“乡亲外出打工,看见他们田里长满草,真不忍心啊!”连续3年被评为县“种粮大户”的云和县大湾乡坳头村村民刘茂友说,原先他们村里有24户人家,可是这几年村里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下山脱贫,剩下不到10户人家,田地荒了很多。2004年,他在乡村干部的引导和帮助下,无偿承租了抛荒户的田地,三年来,他共复垦抛荒地60多亩,成为县里最大的种粮大户。缙云县新建镇是有名的“麻鸭之乡”,该镇有2万多名鸭农常年在全国各地从事养殖业。鸭农外出后,家中的土地成了“留守”农民土地流转的主要对象,今年,该镇新出现103户种粮大户。(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