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向流动人口延伸的健康路线图
· 将两三份力气
花在一个“流动家庭”身上
· 公共卫生助理员
流动人口身边的“健康督察”
·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 “健康路线图” 由常住人口向流动人口延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公共卫生助理员
流动人口身边的“健康督察”

  张信泉的步伐,紧凑、匆忙。

  10月26日一早,他先后来到下城区王马社区内的青蓝小学和青春中学,检查食堂卫生。抹布,消毒柜,锅碗瓢盆等餐具,他都一一过目。

  两家学校的保健医生,早已是他的老拍档。老张还没开口询问,医生就开始“汇报”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团体发热、腹泻、突发性传染病”等情况,当天均没有发现。老张将这些内容一格一格地填入“下城区社区公共卫生事件日报表”。

  和责任医生碰头后,“走访8小企业”的工作开始了。餐饮店、食品店、网吧、美容店等“小企业”,集中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是健康督察的重点场所。这天上午,老张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跑了10多家单位,检查场地卫生,察看冰箱等存储工具。

  王马社区共有90家左右的“8小企业”。凡是持有“卫生许可证”的单位,都是张信泉的“督察对象”,平均两三天要“跑上一轮”。下午,老张集中跑的是“美发美容店”,看看有没有“陌生的脸孔”。对于确认的新增工作人员,老张向他们介绍了办理健康证的流程。晚饭后,老张在附近串串门,聊聊天,与密布社区的80多位“楼道信息员”保持信息互通。

  作为王马社区的老住户,56岁的张信泉从去年起,在经过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组织的卫生知识培训后,开始担任社区“公共卫生助理员”。短短一年时间,已经让老张感受到,卫生保健信息网络向流动人口铺开,“有难度”,但是“有意义”。

  履职之初,老张曾遭遇“责难”。虽然随身携带着区疾控中心颁发的“卫生监管证”,这个“东张西望、四处打探”的社区工作者,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一直无法赢得大家的好感。

  不过,“公共卫生助理员”只是“社区卫生保健服务”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有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和卫生主管部门可以咨询,下有楼道信息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第一次例行检查,就是区卫生局的领导带着他走访社区内几家大型的餐饮店。这让老张心里有了底气。

  今年以来,由老张“碰到并上报”的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孕妇,已有4位。在建立了“孕产妇保健卡”后,他们就能享受与其他社区居民同样的免费保健服务。“有2个已经做了妈妈,其中一个是回安徽老家生产的,现在母子都平安。”说起这些时,老张满脸的欢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