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准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我觉得应从几个方面加深理解,才能更加科学地加以把握。
一是充分理解“和谐”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含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又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是充分理解“社会”的内涵。政治学意义上的“社会”是指与国家相对应的“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是指国家公共权力之外的组织和个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致力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等都急需补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也正是基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是充分理解“构建”的内涵。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目标,又是过程。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我们要按照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的“三个着眼于”——着眼于整体,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制度来谋划,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台州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对台州来讲,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制约因素,主要是要素的制约、区位条件的制约、制度创新层面的制约以及发展的不平衡。为此,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问题,使经济布局更加科学。要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来构建整个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降耗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有限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统筹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如果社会事业不加快发展,最后还是要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要运用公共财政投入带动和调动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快台州的社会事业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城乡一体化上加大力度,不仅要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而且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还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加强南北协作,探索更具成效的途径和载体,促使北部三县尽快崛起。
必须更加重视民生。积极开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要进一步在发展中扩大就业渠道,使更多的城镇失业人员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扩大就业渠道要自始至终作为政府坚持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举措。积极开辟多种利益诉求的渠道。社会多样化和矛盾复杂化,需要多种利益诉求的渠道。要畅通现有的利益诉求渠道,使之更加贴近群众,并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社会养老、医疗等五费合征的力度,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更广,安全网更牢。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更加重视安全发展。还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快建设法制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型政府。
(作者系台州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