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专版
3  4  
PDF 版
· 强经济 筑和谐 创幸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强经济 筑和谐 创幸福
——解读富阳市高桥镇凸现浙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引言】

  富阳市高桥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协调发展”主题,动员全镇人民,与时俱进,干在实处,化挑战为机遇,主动接轨大都市,合力探索高桥新农村建设特色之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高桥镇山川秀丽,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近年来,高桥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83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2005年,全镇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列全国千强镇200位,比上年前移23位;全省百强镇排名第34位,比上年前移1位。今年1~6月,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1.1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年计划的50%;实现工业总产值30.85亿元,同比增长28.1%;固定资产投入1.28亿元;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强经济 筑和谐 创幸福

  ——解读富阳市高桥镇凸现浙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发展是硬道理

  近几年,高桥镇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三大抓手是推动高桥巨变的关键:

  抓工业。努力扶持优势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切实加快工业功能区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五年来,工业功能区共引进各类企业43家。200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54.8亿元,年均增长18.17%。支柱行业优势明显,块状经济蓬勃发展,橡胶、机械、化工、通讯器材、轻纺五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

  抓农业。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效益农业取得可喜成绩。粮经种植比例从2001年的60∶40,调整为2005年42∶58。特色林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先后建成省、杭州和富阳市三级农业示范基地12个。五年来,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538万元,完成了高桥江、坑西溪、新义溪综合整治工程,新建及治理山塘水库28座,完成和启动上陈畈、千家畈等土地整理项目。全镇建有干水果基地5000余亩,被评为浙江省十大花卉苗木基地。

  抓三产。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云森生态农业观光园初具规模;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迈出重要步伐,“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成效明显;高桥集镇商贸一条街全面动建。2005年,全镇实现三产增加值7.51亿元,年均增长24.06%。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高桥镇始终加快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实现了工业功能区和集镇建设的互动发展。

  集镇设施日益完善。基本完善了供水、供电、通信、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先后建成了政府办公大楼、中心广场、智能幼儿园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布局更趋合理、功能更加齐全。开展了集镇综合整治工程,建立了垃圾中转站,集镇污水实现纳管处理。道路骨架进一步完善,高桦路、高泰路相继建成;投入2450万元,先后建成了高桥路、新桥路、金桥北路和二环路等主干道,初步形成了以金桥北路为中心的三纵二横一环交通大格局。

  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以实施“百千工程”为契机,大力开展了“空心村”整治,完善村镇规划,加快农村道路、饮用水、文娱健身等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五年来,共投入资金2600万元,建成省级“百千”示范村2个、重点村3个、一般村14个。“卫生村”覆盖面不断扩大,“户集、村收、镇处理”的卫生保洁体系初步建成。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和远程教育网点建设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加快。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完成了中学“二并一”工程和小学“六并一”工程,累计教育投资1227万元,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文体工作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第三、第四届镇体育运动会和富阳市第三届高桥杯曲艺大奖赛;通过浙江省“东海明珠工程”和杭州市体育强镇验收;健身点、篮球场、秧歌队、腰鼓队等群众文化设施和组织遍布各村,杜墓板龙等一批特色文化得到挖掘。结对扶贫工作全面加强,全镇11个欠发达村发展加快。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施。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市长电话、信访件承办工作得到加强,工业功能区全程优质服务步入良性轨道。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镇人均收入10432元,年均递增15.73%。

  ——“平安高桥”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广泛开展村务、财务公开,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得到落实。村两委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四五”普法通过验收,“五五”普法全面实施。综治工作力度加大。“四前”工作机制和平安保障机制有效创新,投资近百万元构建了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重点人口和外来人口管理进一步加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群众来信来访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先后获得了富阳市“平安乡镇”、杭州市综治示范单位和浙江省综治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强化素质工程。党员发展程序创新,首创了“凡入必考”制度。党员干部教育不断加强,探索了“菜单式、小班化、系列化”教育方式。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成效显著,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强化能力工程。以深化党员“双联”为载体,开展“亮身份、许承诺”等活动,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以“上挂下派”为载体,提升农村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双争”和效能建设为载体,提升干部执政能力。强化凝聚力工程。大力开展“领头雁工程”,强化对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健全“周一集中办公制、财务联签制”等制度,强化村级班子的凝聚力。积极实施“三心”工程,非公党建活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杭州市、富阳市“三心工程”现场会先后在高桥镇召开。坚持党管武装,圆满完成一年一度的民兵训练和征兵、整组任务。党的统一战线、老干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残联、关协、老龄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据统计,近五年全镇生产总值增长1.6倍,财政总收入增长2.8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近1.6倍,先后获得了浙江省体育强镇、杭州市卫生镇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是全镇人民在困难中迎接挑战,在转型中经受考验,在竞争中赢得发展的结果。

  打造优美新高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个高效、健康、文明的生态型社会。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为契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整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村庄。加大生态村建设步伐,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发展生态经济。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

  培育生态文化。加强宣传和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和培育绿色消费行为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创建民风朴素、环境优美、社会风尚良好、文化氛围浓郁的生态文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争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构建和谐新高桥

  加强民主管理。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强化“12345”、“96666”等热线电话的承办工作,保障群众对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和“法制下乡”活动,提高镇村干部和群众的法制意识。

  构筑安乐环境。重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各项制度,防止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以打造“平安高桥”为目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建设,加大严打力度,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与时俱进创幸福

  努力打造“实力强劲、和谐安康、民主法治、环境优美、活力充沛”新高桥,使高桥经济社会全面实现大气开放、富裕文明、稳定和谐——是高桥镇今后五年的宏伟画卷。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年均增长15%;实现国地两税收入2.7亿元,年均递增18%;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000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年均递增18%;实现农业总产值3.1亿元,年均递增8%;达到第三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年均递增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00元,年均增长10%。

  从镇党委、政府的一个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举措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机和活力。人们期待:高桥镇不辱“率先”的新使命。人们期望:在这座城镇的远方,也就是“十一五”掩卷之时,展现的将是一幅更壮美的巨画。

  

  撰稿:王国灿  裘惠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