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专版
3  
PDF 版
· 发展才是硬道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10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有幸生活在改革浪潮中的这一代中国人无疑体验到了更多变迁,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城市到农村,从一日三餐的温饱到春夏秋冬的衣饰、车子、房子,乃至目光所及的周边景物,几乎是一年一个新模样。 富阳市大源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镇广大党员群众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变化了!百姓富裕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关于富阳市大源镇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有幸生活在改革浪潮中的这一代中国人无疑体验到了更多变迁,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城市到农村,从一日三餐的温饱到春夏秋冬的衣饰、车子、房子,乃至目光所及的周边景物,几乎是一年一个新模样。

  富阳市大源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镇广大党员群众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变化了!百姓富裕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关于富阳市大源镇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科学发展 大源巨变

  大源镇位于富春江南岸,山水秀丽,人杰地灵,有2200多年历史,为秦汉古镇,素有活水源头、造纸之乡之称,用竹造纸已有1700多年历史。大源交通十分便捷,区域总面积104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大源人勇立潮头,迎风搏浪,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金属门窗、造纸已成为全镇二大支柱产业,誉满海内外。2006年预计全镇国民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3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工业总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21.96%,实现国地税收入9917万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810元,同比增长10%。大源是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省百强乡镇和教育强镇,杭州市卫生镇。

  ——工业功能区成效凸现。在要素制约依然吃紧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新思路,有机整合配置资源、发挥寸土寸金效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边开发、边建设、边引进、边投产,较好地实现了功能区建设的难中求进,集聚效应日益明显。功能区前期开发的1200亩土地,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325万元,其中2005年实际投入近3000万元。入区企业共39家,已投产37家,在建2家。区内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入4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79%。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扶强扶优力度不断加大,新增亿元企业3家,区内现有华达钢业、富港彩钢板等6家以新型建材为主的亿元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占功能区工业总产值的70%,不仅为发挥行业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为区内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领头雁作用,也为打造“新型建材工业功能区”打下了基础。

  ——造纸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坚持扶大扶优、限小汰劣的工作思路,目前已有16家造纸企业的19条生产线被列入限期淘汰“低小散”企业名单,2005年已淘汰新乐卫生纸等11条生产线,剩下的8条生产线计划到2006年底全部予以淘汰,逐渐降低造纸业对环境的依存度。积极引导造纸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产品更新换代。行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造纸业特别是白板纸的比重逐渐降低。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源镇党委、政府用全球视野、全局观念、行业高度,深入研究新型建材、造纸二大产业的发展方向,下决心培育以新型建材为主的新兴行业,规划建设门窗建材市场,全力打造“中国门窗基地”品牌。紧抓结构调整优化这一核心,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近年来,全镇的企业发展普遍受到国家银根紧缩、资源供给限制、技术创新瓶颈等冲击,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首先,壮大优势产业。金属门窗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日益成为大源的支柱产业。现已占到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1.9%,在外创业人员足迹已遍布全国各地,一方面,鼓励在外企业加强技改、扩大规模、打造诚信;另一方面倾力打造新型建材工能区,培育“金属门窗基地”,积优势为强势。在功能区建设上始终坚持边开发、边建设、边引进、边投产的路子,前期已开发土地1200亩,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325万元。同时,大力盘活、整合存量土地,进一步增强功能区接纳能力,发挥寸土寸金的效益,现有入园企业39家,投产企业35家,动工企业4家,其中华达钢业、富港彩钢板等6家属于新型建材为主的亿元企业。今年1~8月,功能区投产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5.7亿元,占全镇工业比重的32.2%,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其次,调整传统产业,对造纸业坚持扶扰扶特、限小汰劣的基本思路,鼓励企业做大规模、做优品种、做响品牌、做强竞争力。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建城区面积已达到3平方公里,各类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电力通信、广播电视、教育卫生、饮用水及各类生活、文体、娱乐等设施一应俱全,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异的创业条件。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由浙大编制的5平方公里的大源镇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经富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现已开始实施,未来的大源镇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和谐发展 农村更美

  

  近年来,大源镇狠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来抓,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

  教育投入继续加大,投资30万元建造了镇成校综合楼,投资60余万元兴建了新关辅小200米田径场。投资12万元重建了周恩来同志视察大源纪念碑,投资70余万元配备了37套多媒体教学设施,逐步接近城市教学水平。学生接送制度得到落实,7辆接送车享受政策优惠。通过发放教育券等形式帮扶、资助困难学生94名,金额7万余元。教学质量又有新提高,重高上线119人。加快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全镇共建有25支腰鼓队、10个健身苑点、22个篮球场、14个乒乓室、5个休闲公园、1个影剧院、1个游泳池。成功举办了乡村青年文化节、庆“三八”腰鼓大赛和首届外来创业者才艺大赛、乒乓赛等各种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生活。有线广播进村入户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新关卫生院改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参保率达96.4%。禽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防治。完成了14户困难户住房救助工作,投资400万元的镇老龄公寓即将完工,实现五保户的集中供养。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人武、共青团、妇联、工会、统计、统战、民政、老龄、残联等各项事业都有新的发展。

  ——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紧扣“农村稳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粮食播种面积7850亩,粮食产量可达到3400吨,兴修水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60余万元完成了大源溪III标段工程、加固了镇南桥至塔堰桥的溪堤,投资600余万元建成兰庄水库、宫前甘坑坞水库、望仙水库以及城外防洪系统改造等水利设施。大力开展兴林富民工程,全镇15个村共种植香榧、核桃32650株,成活率达90%,大力推广金竹坞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修建林间作业道。目前,3000亩改造林已初见成效,每亩可增收600元。大力发展百姓经济,全镇从事来料加工业的人员已扩展到农村妇女、残疾人、“4050”以上劳动力1005人,截至8月中旬,实现加工费221万元。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紧抓建设“和谐大源”这一目标,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步发展。重科技兴教育强素质,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打造平安大源,全力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大力发展教育的思想,深化教育设备,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新关辅小在全市排名第六,大源镇中被列为浙江省示范小学、示范初中。重高录取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分别有3人考取了清华、北大。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意识,成功举办乡村青年文化节、腰鼓大赛、外来创业者才艺大赛、农民篮球联赛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生活。健全完善了以农村低收入家庭、被征地农民、孤寡老人等“新五保”为主要对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开展困难户住房救助工作,投资400万元建造老年公寓,实现五保户的集中供养,入住率达到90%。村道建设、改水工程全面推进,各村基本实现路网硬化,里片保证饮用水清洁、安全,集镇用水实现与城区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全镇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6.49%。“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成效显著,大力推广“培训券”制度,农民根据培训菜单按需择学,由政府埋单。到目前为止,举办各类教育培训10期,培训劳动力达1300余人。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严格按照“规划先行”的工作思路,遵循“合理布局,量力而行”的工作原则,突出重点搞好城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由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修订了大源镇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规。先后投资近2240万元,完成集镇主要道路的建设、路面浇筑和配套绿化。改造镇区自来水管网、完成污水管道埋设工程。建成新兴休闲公园,增添公共绿地,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镇建设渐成规模,以“百千”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双整治、双建设”活动,打响改造“空心村”战役,到目前共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基本完成了一个示范村、两个重点整治村、24个一般整治村的建设任务。

  ——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紧抓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动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该镇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环保工作既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治污成效如何直接关系传统造纸行业的生死存亡,关系大源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加快造纸企业结构调整,于今年6月底前淘汰了16家“低小散”造纸企业的20条生产线,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力争降低造纸业对环境的依存度。全力以赴开展大源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预计投资3500万元的“截污纳管”工程,全长11.3公里,沿途经过11个村、1家单位,现已完成总量的90%以上,其主体工程可于10月底完工。大源镇污水综合处理回用工程,已经省发改委立项为省重点工程,并落实了投资实体。斥资160余万元,对四个垃圾填埋进行改、扩建,有效遏止固体废物的二次污染。与此同时,加大环保执法、督查力度,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引进竞争机制,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出台了机关干部作风建设考核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确定村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先锋工程”为抓手,提升党组织战斗力,以“双联”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深化、细化“三真”要求,落实8个无办公场所村以及15个面积未达到1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的建设,积极推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基层播放网点建设,投入30余万元为各村配置电脑、电视、多媒体机等设备,以科技化、信息化促进新时期党建。

  跑吧,大源!

  到2010年,大源镇要实现宏伟蓝图:

  ——经济实力大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达到30亿元;税收年均递增8%,达到1.3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0%,突破百亿大关;自营出口年均递增1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45%,三大产业构成比例达到2:60:38。农业产值年均递增10%,达到1.4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743吨,农民人均收入年均递增8%,五年后达到13998元。

  ——项目建设大发展。五年内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壮大优势产业、调整传统产业,以建设“金属门窗业基地”为契机,克服要素制约,启动规划建设“金属门窗市场”,全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拉动力大、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接轨大都市,主动迎接辐射,把大源的社会发展纳入大杭州的范畴来谋划。

  ——镇容村貌大改善。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规划整治,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功能划分和城乡一体,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人民生活大提高。农民收入年均递增8%以上,人均GDP达到7万元,劳动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改善。

  ——社会文明大进步。大力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创建,积极创建学习型社会,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

  巨变蓝图又绘,战斗号角又吹。奔跑吧,更好的中国!前进吧,大源必将谱写崭新的历史!

  

  □ 王国灿 裘惠国 陈少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