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维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方面的问题。表面看来,它们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然而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却离不开理论思维,任何轻视理论思维或仅凭经验是不可能解决好经济发展问题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范畴的理论思维,同哲学社会科学一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贡献是无形的、长期的和渐进的,因而往往容易被人们轻视甚至忽略。这是很不应该的。
从科学技术发展看理论思维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人的素质、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第一位的因素,因而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技术发展,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科学技术创新的问题。任何成功的科学技术创新,都是科学家自觉掌握并正确运用理论思维方法的结果。恩格斯说过的两句话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第一句话,恩格斯说:“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哈雷彗星的发现就说明了这一点。在中国古代从春秋到清末对哈雷彗星共记录了31次,但古人始终没有发现其出现的平均周期为76年,最后还是被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了这一规律。为什么最早、记录最多哈雷彗星的国家不能发现其出现的周期呢?显然这个原因应归结为古人轻视理论思维。也就是说,轻视理论思维或者根本就没有理论思维,就根本不可能发现新知识的线索从而实现科学技术创新的。所以,第二句话,恩格斯就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此,科学技术发展取决于理论思维,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理论思维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重视提高理论思维的素养和能力
长期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在国人的眼中大都是从实用的角度来判断的。要么认识不到它的价值,要么不愿或不敢承认它的价值。于是就有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及其工作者不太重视的态度。对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思维也是如此。在我国,虽然几乎所有学生都学过一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但大都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当作有用的知识和方法来学习。这样,要提高理论思维的素养和能力就相当难了。
随着江泽民同志在说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时“四个同样重要”的提出,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出台,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党中央从新世纪中华民族历史使命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给予了哲学社会科学以科学的定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离不开理论思维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中的消费与积累、经济发展与发展战略的选择等问题,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因而不可能用经济学的方法解决。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比真正的哲学问题,还难解决。例如,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问题。要发展教育,就必然要求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可教育的经费投入多了,就势必会减少投入到经济发展中的资金,因而目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就必然会减慢发展的速度。但教育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没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以及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未来的经济发展就肯定没有什么后劲,于是经济也不可能实现持续快速的发展。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
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为我们树立了理论创新的典范,又雄辩地证明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