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祝增荣带着多名研究人员爬上景区南高峰的半山腰。等到夜色降临,一块床单大小的白布被高高挂起,高功率的大灯把白布照得透亮。研究人员眼明手快地把降落在白布上的虫子一一收入瓶中。
祝增荣是“西湖风景区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研究与示范区建设”项目组的14名专家之一。他参与的西湖景区昆虫多样性研究,第一次被纳入西湖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阵营。
搜集西湖景区内尽可能多的昆虫样本,是祝增荣和研究小组成员们两年多来的重要工作。采集工作一般白天进行,但是受西湖景区大量人类活动以及昆虫生活习性的影响,有些昆虫白天基本不在景区出现。于是,就有了南高峰夜捕昆虫的一幕。
这次行动还真有意外收获——发现了一种以前没见过的昆虫。至于这个昆虫是什么,祝教授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常见的蚂蚁、蚊子、苍蝇、蜻蜓都是他们的采集对象。“我们基本上是遇到什么抓什么。”对这个看似没有目的性的采集,祝教授解释说,“昆虫是指示性动物,每种昆虫对应一种环境。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如此生趣盎然的画面,在祝增荣看来,它也许表示:该水域水质良好,因为蜻蜓喜欢生活在干净的水面上。而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在西湖边欣赏蜻蜓俏立小荷尖角的时候,忽然发现多了些红蜻蜓,那就得警惕了。“因为出现红蜻蜓可能表明这里的水质出了问题。”
“某种特定昆虫的出现,代表着周围环境处于什么级别”——因此,专家们希望找到代表杭州环境的特定类型昆虫,它们既对环境敏感又便于检测观察。
昆虫学博士时敏也是研究组的成员。每隔15天,她和同事们都要拿上捕虫网,到西湖景区的十里锒铛走一趟,边走边拿网兜虫子。一次,她发现网里有个很形态很特殊的虫子。仔细一看,居然是蛇蛉。“蛇蛉是昆虫中的原始种类,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只有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条件下才会出现。”时敏说,在游客络绎不绝的西湖景区能够看到蛇蛉,让她感到非常意外。15天之后,时敏又在同样的地方采集了蛇蛉,“说明蛇蛉就生活在这里”,这个发现着实让她兴奋了好一阵子。
事实上,这些新发现,带给祝增荣的,还有更多的思考:在2006年的某个时候爬过西湖草地的昆虫,到了2026年还是不是原先的种类?20年来的日月交替,这里的生活条件是让“新移民”慕名而来,还是让“原住民”伤心而去?
令人遗憾的是,此前的50多年,西湖景区的物种究竟有哪些变化,项目组的专家们无法给出准确答案。因为以前只是对西湖景区物种的局部类群进行零星调查,没有系统全面的基础数据可以拿来与现在的情况作比较。
胡绍庆带领的项目组,就是想把这样的遗憾“截止”到2006年。在他们近三年的努力下,西湖景区的动植物“户口登记”,已经基本完成,西湖景区到底有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答案也许在两个月后就能揭晓。
在今后的这两个月时间里,项目组的专家要从原先零星的数据和现已掌握的大量资料中寻找规律性认识。
“我们不仅仅只是了解西湖景区的物种数量,还要分析50多年的西湖景区发展使景区的生物、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更是为今后20至50年西湖景区物种演变的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 胡绍庆说,“从这些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