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征集签名的文章作者为张功耀,他现供职于中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专攻科学史,曾有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论著发表。
张功耀“告别中医”的决心很大。在卫生部明确表示反对取消中医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他的“告别”行动。张功耀在《对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态的表态》中说,“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他不会因此而放弃努力。
在张功耀看来,中医算不上科学,至少具有非科学特征,因为中医不能够建立起明确的因果关系,也不能够还原成经验事实。“比如药性的‘五味’和‘四气’在经验世界里就找不到任何解析。”
张功耀的言论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口水仗。
“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瑰宝真的蒙尘了吗?
争论中,还有人提起不久前复方芦荟胶囊被英国药检部门查出汞含量超标11.7万倍的事件,更使不少人对中药存在严重毒副作用产生担心。
“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对于这句形容中医发展尴尬格局的说法,长期致力于“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贾谦虽不赞同,却也不得不无奈承认:中国的中医发展不容乐观,“中医药学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而如今,中医的特色基本已被‘科学主义’抛弃殆尽。”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前我国具备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49.3万人。但贾谦为记者提供了这样的数据:根据其课题组的调研估计,只有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4万多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说:当前,中医药发展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这也和中医自身特点有关。比如在面对一些急性病、尤其是传染病时,西医的疗效更为显著和迅速,这使得许多人会自动选择西医。而一些中医医师也会尊重病人的选择,配合性地开些西医的药方。”
贾谦认为,是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中医质量下降,是近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几乎全盘接受让中医学元气大伤。传统医药申遗委员会专家组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教授则认为:这种误解源于整个世界传统文化的衰弱,在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下,这已不仅仅是中医之痛。
“但应该看到,总体趋势而言,如今的中医药还是在向前发展。”沈志祥介绍,这些年来,中医药在治疗SARS和艾滋病等领域展现出了有别于西药的独特疗效,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还把中药制剂青蒿素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之一。
还有人说,中医并不一定非要有西医的依据。尽管中医的理论与来自西方的解剖学、生理学不能对接,尽管中医的经络至今找不到解剖学的证据,尽管中医的药方没有经过双盲实验,尽管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至今写不出分子式,尽管中药药理不能用来自西方的药理学予以解释,都不足以成为中国人告别中医的充分理由。